代表牵挂:大国农业的法制基石
梁国栋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由大会主席团交付全国人大农委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共有27件,涉及10个立法项目和1个执法检查项目。“尽管议案的数量并不多,但从内容来看,诸如制定粮食法、修改农业技术推广法等等,都是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农业长远健康发展的重大议案。”有专业人士这样评价。

农业兴则百业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回首“十一五”,国民经济取得辉煌成就,农业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展望“十二五”,历史机遇难得,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三农”工作仍是重中之重。因此,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快建立适应实际需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法律,夯实大国农业法制基石,意义重大。
近年来,许许多多的全国人大代表纷纷就加强和完善农业法制建设建言献策。在每年的全国人代会上,有关农业的话题永远是代表们发言讨论的焦点,有关农业的议案始终是他们提交的重点。去年也不例外。
记者获悉,这些议案已经全国人大农委审议,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其中,制定粮食法和修改农业技术推广法已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11年立法工作计划;农业技术推广法执法检查工作已完成,执法检查报告已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议案建议的其他立法项目正处在有关部门的调研、论证或研究起草中。
在耀眼的成就背后,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始终保持着这样的判断:当前农业发展的总体态势是好的,但影响农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不容小视。
来自议案的法制呼声
在去年经历多重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后,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全年粮食总产10928亿斤,增产312亿斤,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七连增”。
在耀眼的成就背后,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始终保持着这样的判断:当前农业发展的总体态势是好的,但影响农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不容小视。近年来频发的自然灾害、多变的国际行情,让熟悉农业的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西安村党支部书记章联生坚信,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长期态势并未改变,必须毫不犹豫地坚定继续抓好粮食生产的决心。
在章联生代表看来,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是重要抓手之一。“在环境约束趋紧、自然灾害影响加大、粮食亩产接近饱和的情况下,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是增加粮食产量的重要手段。”他告诉记者,在每次集中视察、调研时,他都会详细了解当地的农业科技推广情况,和正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农民聊一聊种粮的新技术和新情况。一次次的实地调研后,他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由于待遇、体制问题,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不入农门,农技推广队伍后继乏人。
其实,在全国广大农村地区,这个的问题并不少见。有农业专家在调研后指出,在江苏省高邮市364名农技推广人员中,45岁以上的占68%,多数乡镇已经十来年没有新人加入农技推广服务队伍;在安徽省合肥市,2009年基层农技人员中,40%参与政府日常事务,30%搞经营创收,20%外出务工,仅有10%真正从事推广服务,全省2872个乡镇站,近70%没有办公电脑,85%以上没有交通工具,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农民对农业科技服务的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农业技术推广法执法检查组也发现,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普遍存在着人员结构不合理、工资待遇水平低、运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因而,在去年的全国人代会上,章联生代表领衔提出了关于尽快修改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议案。在这份议案中,他详细分析了当前农业生产面临的复杂形势,对部分不适应实际需要的法律条款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他告诉记者,农技推广是事关农业生产的大事,现如今,农业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必须为新技术及时有效地传播到亿万农户的田间地头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
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牵挂着代表的心,尽快制定出台粮食法同样是代表们关心的话题。在去年的全国人代会上,来自山东的姜健、张庆伟以及来自重庆的王晓琳等92名代表提出了制定粮食法的议案。他们认为,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产业,有必要制定粮食法,以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完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在此之外,代表们还就加快农田水利建设、促进种业发展、加大农业投入等内容提交了议案。这一份份议案不仅有案由、案据和方案,许多还附有厚厚的法律草案文本。“仔细和认真程度可见一斑。”有专业人士告诉记者。
王云龙主任委员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曾这样评价到,立法评估和执法检查同时进行,是人大工作的有益探索。
努力办好代表议案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出台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议案处理办法》是全国人大农委在办理、审议代表议案时的重要依据。全国人大农委主任委员王云龙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报告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农委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时就这样说到,“按照代表议案办理的有关法律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议案办理工作的要求,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制订了议案办理工作方案,并认真研究议案,广泛征求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意见。”办理关于修改农业技术推广法的代表议案就是这样一个缩影。
据了解,在去年的全国人代会期间,章联生、赵静等61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修改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议案。议案认为,现行农业技术推广法已不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需要,应尽快修改,进一步明确执法主体、职能任务、管理体制、保障措施和法律责任。
议案提出后,引起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在去年八九月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吴邦国委员长对这次执法检查作出了重要批示,要求通过检查“督促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在当年的8月29日,检查组听取了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农业部、工商总局和国家林业局的汇报。随后,由乌云其木格和桑国卫两位副委员长带队,组成由全国人大农委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任组长的三个执法检查小组,对浙江、江苏、湖北、重庆、辽宁、山西六省市进行了执法检查,并委托河北、吉林、福建、江西、河南、海南、陕西、甘肃八个省人大常委会对本省进行了检查。
为了使法律更加符合实际要求,适应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形势,体现中央有关政策精神,全国人大农委还会同农业部、财政部、国家林业局、科技部、水利部等部委,对农业技术推广法进行了评估。对此,王云龙主任委员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曾这样评价道,立法评估和执法检查同时进行,是人大工作的有益探索。
经过深入的调研,执法检查组认为,修改农业技术推广法十分必要,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总结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经验,结合去年的执法检查报告以及该法的评估报告,认真研究代表提出的意见,抓紧修订工作,争取2011年将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准备提交给今年全国人代会的议案都和农业有关。
继续为农业呼喊
近年来,越是临近全国人代会召开,各地的代表会前集中视察活动开展得越是如火如荼。今年也是这样。
在记者之前的采访中,几位受访的全国人大代表在临近2011年元旦佳节时,还在参加当地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会前集中视察。他们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以求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撰写议案文稿做着扎实的准备。
远在福建的章联生代表就是其中之一。当得知修改农业技术推广法已经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11年的立法计划时,他十分高兴。“这种真对真、实对实的议案办理方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他对代表议案办理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每一份相关议案都承载着代表对农业法制建设的要求和期待。”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准备提交给今年全国人代会的议案都和农业有关。他们反复说到,尽管去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农业发展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今年的农业生产还面临着很多新的困难和问题。“正如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所言,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要在连续7年增产增收的高基数上继续前行,农产品供给和市场价格要在多种影响因素叠加交织的高变数中保持稳定,农业农村发展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的高要求下延续向好势头,面临的困难之多、压力之重、挑战之大,是这些年来从未有过的。”他们的视野始终围绕着如何发展现代农业,以及怎样加快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农业法制建设。
转眼间,距离今年全国人代会开幕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而大会一个很重要的议程就是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在新的历史阶段即将到来之时,代表们表示,继续通过提出代表议案的方式,积极参与我国的农业法制建设,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