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诉法大修二审:放大程序的力量
“化解矛盾、解决纠纷,是民事诉讼的根本任务。让老百姓享受更公正更便捷的诉讼环境,是民事诉讼法修改的重要目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汤维建说。
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今天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作为老百姓上法院打官司的行动指南,草案二审稿对整个民事诉讼程序作了进一步细化,对民事检察监督、公益诉讼、抑制恶意诉讼等学术界、实务界呼吁的问题都作了回应和创新性的规定,把一些先进的理念通过制度加以落实。
“所有这些对增强诉讼程序制度的正当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提升司法的公信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汤维建说。
■明确诚实信用原则
自从北京有了购车摇号制度,一些人就把取得车牌的捷径瞄准了虚假诉讼。卖车的人和买车的人一合计,企图通过虚假诉讼拿到法律文书,“合法”地取得车辆及牌照。这样的案件在北京发生了好几起,幸运的是,大多数都被“火眼金睛”的法官看出破绽而终止诉讼,但其带来的恶劣影响却无法阻止。
实际上,虚假诉讼、恶意诉讼在审判实践中还有很多。近年来,对于遏制此类诉讼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些案件不仅严重损害了其他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也造成了司法资源的极大浪费,对司法的公信力带来了严重的损害。”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龚学平说。
最高人民法院、有的地方人大和一些专家也提出,审判实践中当事人恶意诉讼、拖延诉讼等滥用诉讼权利的情形时有发生,当事人在诉讼活动中也应当恪守诚信。
对此,民诉法草案二审稿中,特别增加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尽管只是一个宣示性条款,但却表达了立法机关对于促进诚信诉讼的决心。龚学平进一步指出,为促进社会诚信的建设,遏制虚假诉讼,确保民诉法真正实现保护合法诉讼权利的立法目的,有必要进一步完善虚假诉讼的防范、审查和制裁的制度,形成立体全面的规制体系。
■公益诉讼主体由法律规定
增加公益诉讼制度,是此次民诉法修改中广受关注的条款。草案一审稿曾规定:对环境污染、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有关机关、社会团体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上次审议中,有关专家学者在充分肯定这个制度的同时,也对可能出现的滥诉表示担忧,认为应进一步明确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
为了进一步明确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草案二审稿将该条中的“有关机关、社会团体”修改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社会团体”。
“这样规定,既可使公益诉讼在我国适度开展,有利于社会进步,同时也能保障公益诉讼有序进行。”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适时对草案二审稿作说明时表示。
目前在我国,有的环境保护领域的法律已经规定了提出这类诉讼的机关。比如,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海洋环境监督管理部门代表国家对破坏海洋环境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者提出损害赔偿要求。
“同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改已经列入立法工作计划,对哪些消费者保护团体能够作为公益诉讼的主体可以在该法修改中统筹考虑。”李适时透露。
■小额诉讼标的额增至1万元
民诉法草案一审稿曾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标的额人民币5000元以下的民事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常委会组成人员和社会各方面多数意见赞成规定小额诉讼制度,但对小额诉讼的标的额怎么规定有不同意见。
“5000元的标的额在发达省份可能是小额,但在一些西部省份却不是一个小数。实际上,最理想的是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规定相对数。但是,目前统计部门对人均收入是以城镇或者农村分别统计的,要确定一个相对数较为困难。”汤维建说。
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各地人民法院试点的小额诉讼标的额多数为1万元以下。
在综合各方意见和现实情况的前提下,草案二审稿将标的额提高至1万元。
“实践中,基层法院标的额5000元以下的案件较少,应考虑经济发展,立法适度超前,定为1万元较为适宜。”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金硕仁说。
■申请再审期限缩至6个月
在民事审判中,对二审终审的案件依然不服的,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现行民诉法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两年内提出;两年后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以及发现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
“两年的申请再审期限过长,不利于法律关系的稳定。”最高人民法院、有的地方人大和专家建议,将“两年内提出”修改为“6个月内提出”。
对此,草案二审稿将上述规定修改为: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6个月内提出。
不过,在缩短申请再审期限的同时,草案二审稿对提出再审事由的时限给予了适当延长,规定: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以及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等四种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
“3个月内提出再审事由的时限过短,应当适当延长,以方便当事人收集、提交再审事由。”汤维建指出。
(光明日报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 殷 泓 王逸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