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各地动态

花儿为什么这样美

——新疆立法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纪实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10-08-25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载歌载舞是木卡姆表演的主要形式。

新疆民间艺人正在表演。 戴岚摄

新疆人大代表在基层调研民族文化遗产保护。

  (新疆人大提供)

  新疆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中枢地段,绵延千年的古丝路文明为这里留下了厚重、绚烂、多姿的传统民族文化。丰富的文化资源足堪骄傲,但如何科学地保护传承这些文化遗产,却成了一道难题。今年7月28日,新疆首度推出单项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保护条例》,并将在今年10月1日实施。早在2008年,新疆就在全国率先出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是在法律的护佑下,新疆民族文化的大花园才呈现出从未有的娇艳和繁盛。

  【引子】

  心灵之鸟展翅在空中自由地翱翔,

  乌鸦老鸹飞得再高也变不成鹰隼。

  ……

  金秋8月,新疆麦盖提县央塔克乡一户普通农家小院里传出木卡姆高亢激情的歌声,歌者是一位身板硬朗的白胡子老汉,名叫玉素音·亚亚。这位69岁的农民近两年来成了全村人最引以骄傲的人物,因为他是“木卡姆艺术国家级传承人。”现在,他已经没时间种地了,一年四季都在世界各地演出。人们称“去的地方比县长还多。”

  偶有闲暇,他就开门授徒,“现在差不多一百来人跟我学。我是传承人,国家一年给我8000块钱,我有义务教。”玉素音乐呵呵地说。

  从草根艺人一跃成了受人尊敬的“国家艺术家”,从田间地头的自娱自乐到登上国际大舞台,新疆传统民族文化的华丽转身都缘自国家和新疆对遗产不遗余力地保护和弘扬。

  2005年至2009年,国家投入1000多万元,自治区投入800多万元用于木卡姆的保护传承,远远超过了过去50年投入的总和。

  法律“撑腰”

  文化保护驶入快车道

  2004年,当中国正式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时,远在西北的新疆已经意识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紧迫。2005年,随着“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申遗成功,全疆各地州掀起了从未有过的文化遗产热。2008年,新疆率先出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从此结束了新疆民族文化领域无法可依的历史,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开始步入法制化轨道。

  有法律“撑腰”,新疆各民族文化的保护事业驶入了快车道。2008年至2009年间,新疆投入万余人进行了规模空前的“非遗”普查,真实、全面地记录了全疆的文化遗产资源状况,为进一步保护打下了基础。

  保护条例的实施,调动了各级政府申报“非遗”的积极性,目前全疆13个世居民族都有“非遗”项目进入国家级和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保了新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和谐发展。

  现在,新疆已形成了世界级、国家级、自治区级、地(州、市)级和县(市)级五级“非遗”名录体系。

  目前,新疆已拥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国家级52项、自治区级185项、地(州、市)级535项、县(市)级2480项。全疆已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7位,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352位。各县登记各民族传承人17483位。自治区级传承人每年补助3600元,一些地、县政府从当地实际出发,采取不同措施扶持代表性传承人。此举不仅提高了各民族优秀民间艺人的社会地位,更调动了他们传承的积极性。一支庞大的民间传承队伍形成一股巨大的文化保护力量。

  2010年5月的“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中,一场名为“天工开物”的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首次在乌鲁木齐举办,200多位来自全疆的各民族代表性传承人现场演示了50多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一项项巧夺天工的传统技艺和民间绝活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为木卡姆立法

  保护本体,更保护文化生态

  维吾尔木卡姆犹如一首摇篮曲,维吾尔人伴随着它诞生。

  ……

  “因为有了你我的木卡姆,世界不再荒凉山岭不再寂寞,漫漫无际的黄沙舒展眉结……”

  这是作家王蒙的诗句,足见木卡姆的倾城之美。

  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它是《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等各种木卡姆艺术的总称。

  木卡姆是维吾尔人创造的艺术瑰宝,同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申遗”成功,木卡姆声名远播,可是要问谁能唱两句,即使是维吾尔人,十有八九也会摇头。

  其实,早在上世纪30年代,能完整唱出《十二木卡姆》的民间艺人已寥寥无几。上世纪50年代,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文化部派万桐书、刘炽等音乐家组成“十二木卡姆整理工作组”来到新疆,开始了挖掘、整理工作。音乐家们找到维吾尔族老艺人吐尔地阿訇,用一台从美军手中缴获的老式钢丝录音机断断续续录下了《十二木卡姆》的全部内容。不久,随着老艺人的离世,这些录音成了“绝唱”。

  斗转星移,半个世纪过去,产生于农耕文明时代的木卡姆艺术在当今工业化社会的生存环境更加令人担忧,观众严重流失、年轻人没兴趣、传承人年老体衰……

  此时,江苏省苏州市保护昆曲的立法经验让新疆的有识之士们眼前一亮。

  新疆可不可以为木卡姆保护单独立法?在专家组的讨论中,曾有过疑惑的声音:为单项文化遗产保护立法,有必要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新疆政府主席努尔·白克力给出了这样的理由:首先,木卡姆是维吾尔传统文化遗产中最重要也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在全疆分布最广,濒危情况最严重;其次,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国家到新疆的历届领导都非常重视木卡姆的保护;第三,我们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时,曾承诺要立法保护。

  今年7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保护条例》一审通过。

  在这部被称为操作性极强的法规中,记者看到:过去50年成功的经验做法都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被固定下来,多元一体的木卡姆将实行整体保护的思路得以确立。

  “立法保护不仅明确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木卡姆保护中的职责,还提高了全社会保护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公民意识。不仅保护了木卡姆艺术本体,还保护了木卡姆的生态环境。”新疆艺术研究所副所长迪里夏提·帕尔哈提说。

  “有这么好的法律保障,10年时间,我们一定培养100名能够演唱全套木卡姆的民间艺人。”新疆莎车县木卡姆文化传承中心主任伊力哈姆·热义姆更是信心十足。

  民间文化滋养专业艺术

  百姓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

  立法保护使新疆各民族文化艺术空前地蓬勃生长,民间文化艺术滋养了专业艺术,百姓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今年5月,在乌鲁木齐举行的“春满天山”新疆专业文艺汇演中,来自全疆14个地州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属的专业文艺团体共同奉献出25台优秀舞台剧目,其中包括歌舞剧、话剧、杂技剧、民族风情音画、情景音乐剧、新疆曲子剧等,一半以上是以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为主要元素创作的精品。阿勒泰地区参演的大型民族歌舞诗《阿嘎加依》场场爆满,每次演出结束,观众都眼含热泪,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其实,整台节目几乎是以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经典元素串起来的。

  近几年来,在全疆各地红红火火的“百日广场文化活动”竞赛,同样是以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演展示为主打,吸引了各族群众的广泛参与。保护“非遗”的社会氛围日渐浓郁。在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疆的“非遗”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传习所如雨后春笋。

  眼下,正是新疆旅游的黄金期,吐鲁番地区鄯善县鲁克沁镇的木卡姆传承中心一天至少接待两三批中外游客,演员们忙得不亦乐乎。

  2005年,木卡姆申遗成功后,新疆计划建立10个木卡姆传承中心,现已建成3个。2007年,全疆第一个木卡姆传承中心在鲁克沁镇落成。如今,这里已成了集教学、展示和参观游览为一体的开放式木卡姆文化传承场所。每一位中外游客都可以在这里感受木卡姆艺术的魅力。

  2010年6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哈萨克族阿依特斯全国学术研讨会”在乌鲁木齐成功举办。独具魅力的新疆民族文化,已经成为新疆与世界密切联系的新的桥梁。

  新疆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马迎胜说:“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中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弘扬,是发挥现代文化引领作用的重要一课。”

  我国积极推进民族文化保护立法(延伸阅读)

  四川、贵州等地纷纷出台一系列地方法规

  本报北京8月24日电近年来,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立法工作持续稳步推进。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是继承、保护、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法律依据和准则。四川、贵州、浙江等省市、地区也纷纷出台一系列地方法规,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保障。

  今年7月1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实施,标志着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已经步入规范化、法制化阶段。该条例在立法历程中,充分考虑了与本法有关的民族、宗教等问题,鼓励社会团体及个人参与到文化保护中来。

  凉山彝族自治州立法保护民族文化的举措并非首开先河。早在2000年5月,云南省就颁布了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地方性法规《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2002年7月,《贵州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丰富的贵州出台。此后,宁夏、甘肃、浙江等省市区也依据地方民族特色,结合发展实际,颁布了多部针对民族文化保护的地方法规,为民族文化的进一步繁荣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随着法制建设的加强,我国保护民族文化的立法工作也逐渐趋于精细。2008年6月23日,贵州省人大常委会颁布《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该条例对摄录和收集民族工艺流程、文化村寨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项问题作了细致规定,有力地加强了行政区域内民族文化村寨的规划、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条例特别对可移动文物保护与出境做出了如下规定,反映历史上各个时代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除依法按程序报经批准的以外,一律不得出境。

  立法保护民族文化,目的是传承文化。新近出台的浙江省景宁县《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着重提到了文化教育问题。条例提出,教育部门要将畲族文化历史和特色民间文化编入地方教材,学校应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同时,民族事务部门应组织编写畲族语言读本,定期举办畲语培训班。旅游和对外接待的工作人员则要接受畲语培训。

  (耿舒天)

  来源: 人民日报2010年8月25日
责任编辑: 余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