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各地动态

贵州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保护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08-12-02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新华网贵阳11月28日专电(胡倩茹、宁坤强)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贵州土家族很多传统文化正在消亡,不少专家在日前举行的贵州省土家学研究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上呼吁,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保护。

  据了解,贵州土家族的主要聚集地铜仁地区有着丰富而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花灯调、茶灯调、山歌情歌调等民间音乐;有肉莲花、摆手舞、傩舞、花灯等民间舞蹈;有高台戏、傩戏等传统戏剧;还有过赶年、摆手节、六月六牛王节、祭风神、祭白虎、哭嫁等节日,其中傩堂戏被戏剧界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长期从事土家族民族特征、风俗和文化研究的中国民俗学会会员田永红告诉记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年人向往城市,许多古朴文化受到断代的威胁;农民们追求城里人的洋房,一些古村寨、古集镇变得面目全非;一些依靠口传心授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的绝技绝艺随着掌门人的去世而成了历史。

  专家建议,对一些能够普及的文化遗产,应在各级学校普及提高,使之得以延续,并扶持和培养一大批继承非物质文化的新人。同时,依托文化旅游拉动经济发展,使当地农民早日脱贫致富。

  来源: 新华网2008-11-29
责任编辑: 余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