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昆明陆军讲武堂看民间艺人现场展示绝活、去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翠花乡参加“花山节”、去石林糯黑彝族文化保护区体验一下糯黑民族风情……在即将到来的中国文化遗产日当天,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在昆明市14个县、市、区亮相,与此同时,昆明市还将首次为122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授牌。
6月14日,是第三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据昆明市文化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工作部主任徐刚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迫在眉睫,尤其是很多掌握着各种民间绝活绝技的传承人后继无人,绝技面临失传危险。6月13日,昆明市将首次向122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授牌,其中包括8位已经过世的传承人。另外,还将为富民县小水井苗族文化保护区、呈贡县金马铺小独龙舞之乡等35个文化保护区和文化之乡授牌。
6月14日当天,官渡区、西山区等7个县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正式挂牌成立。今年的文化遗产日,各种独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宣传活动将在昆明14个县市区全面开展,让更多群众了解身边这些濒危的民间艺术。届时,五华区文化馆将请民间艺人在昆明陆军讲武堂现场展示民间绝艺;石林彝族自治县将举办国家级文化名录“阿诗玛”和国家级文化传承人授牌仪式,并在糯黑民族文化保护区举办民族民间歌舞表演。
据了解,昆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众多具有独特性和地方性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目前已有6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包括石林《阿诗玛》叙事长诗、“滇剧”、“石林彝族刺绣”、“石林大三弦”以及彝族风俗礼仪艺人毕华玉、《阿诗玛》传唱艺人王玉芳两位国家级传承人。(黄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