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各地动态

东北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在吉林成立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08-12-01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新华网长春10月27日专电(记者周长庆)东北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26日在北华大学成立。该研究所的成立旨在推动东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满族语言文化的发掘、研究与传承。

  北华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满语言文化)研究所,是由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与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中心联合成立的。

  据著名满学专家、东北师大博士生导师刘厚生介绍,满语在清代通行300余年,发展水平很高,具有丰富而生动的词汇和准确、严格的表达手段,有相当程度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堪称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然而,作为我国重要少数民族之一的满族,人口超千万,但目前会说满语的却为数寥寥。专家说:“如果再不对满语进行抢救挖掘,满语口语就有可能从历史上消失。”

  新成立的研究所将建立图书信息资料中心,编辑出版东北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概览。在满语文科研教育方面,将编写《满语文教程》,并于今明两年面向社会开办满文进修班。此外,研究所还将在北华大学研究生和青年教师中开设满语文课,并在吉林市做一次满语言文化的普查。

  来源: 新华网 2007年10月28日
责任编辑: 余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