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金硕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11-12-30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国人大网讯 12月29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金硕仁审议时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结构、体制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他指出,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一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国家应制定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规划引导是政府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性、综合性手段。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引导企业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发展方向,着力发展重点。地方政府应根据国家总体部署,理清发展思路,确定发展目标,着重抓好落实工作。其次,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融资支持体系建设。引导金融机构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建立信贷管理和贷款评审制度,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建立多层次担保体系;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支持中小企业利用好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推动符合条件的大型企业到国内主板和海外上市,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及其他金融创新产品筹措资金,支持优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进行融资;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积极扶持、壮大一批境内风险投资机构,使其通过参股、融资担保等方式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立政府基金、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吸引更多地社会资金投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之中。再次,抓好倾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体系建设。各级财政应设立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重大产业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项目。采取税收手段,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起步阶段的企业,实行企业所得税的“免三减二”政策。国家政策性银行通过贴息、增加贷款额度等方式,扶持企业生产和促销绿色产品、节能产品、自主创新产品,使其尽快发展壮大。

    二是积极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我国传统产业数量巨大,而且其经营普遍粗放。在现阶段,我国应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在生产和服务的各个环节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实现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首先,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采取税收、专项资金倾斜和金融机构重点支持等手段,促进节能节水、预防污染、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发展和建设。应继续严格把关能源关口,把能耗作为项目审批的强制性门槛,组织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扩大强制性能效标识实施范围。切实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机制和技术支撑体系,通过工艺改造和技术创新等手段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其次,坚决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应进一步提高产能过剩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抑制落后产能的发挥。认真清理新开工项目和在建项目。切实采取办法支持符合产业政策和技术水平高、对产业升级有重大作用的技术改造项目。再次,积极推进装备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通过信息技术创新产品设计、管理模式、劳动方式和组织结构,不断推进装备制造业的升级。

    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我国服务业发展迅速,但仍明显滞后,与国际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目前,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平均为72%,全世界平均水平为69%,即使是低收入国家也是平均达到48%,而我国仅为43%,服务业的就业比重与国际水平比较差距更大。把我国服务业纳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轨道,加快推进服务业改革和发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提以下三点意见和建议:1、着重解决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性问题。必须全面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应继续抓好金融、铁路、民航、邮政、电信、广播电视等服务行业的改革,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继续推进服务业国有资产重组,实行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着重落实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现在的主要问题是规定不少、要求不少,而落实得差。应切实抓好财政扶持力度,扩大服务业发展的资金渠道。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适当调减营业税等税收,努力减轻服务业税收负担,尤其是通过税收优惠和见面政策扶持小企业发展。3、统筹抓好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规范和提升生活服务业。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11年12月30日
责任编辑: 王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