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哈斯巴根: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保护被征地农民权益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11-12-30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国人大网讯  1229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分组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哈斯巴根审议时认为报告全面反映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总体状况今后进一步加强宣传贯彻该法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权益

哈斯巴根说,农村土地承包法是一部重要的法律,这部法律的贯彻落实,直接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关系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稳定和完善。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这次执法检查,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执法检查情况报告内容很全面,也很简明扼要,反映了各地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总体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意见和建议,我完全同意这个报告。

就报告,哈斯巴根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要进一步深入宣传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法虽然颁布实施已经近十年了,在这期间,各级政府在宣传这部法律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宣传的效果还是好的。但是不是做到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据我了解,在一些地方还存在死角。有一些农村干部对这部法律做出的重要规定知之甚少,对其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和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由此看来,一些地方对这部法律宣传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建议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继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从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加大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对具体法律规定的宣传,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各级涉农部门领导干部要学习和掌握土地承包法、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的有关规定,提高依法办事水平和农民依法维权的意识。

第二,要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土地流转是农村的一个大趋势,要引导农民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进行土地的有序流转。目前,土地流转不规范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由于农村干部和农民缺乏法律知识,相当一部分农民对土地流转的意识淡薄,对签订合同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即使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很多方面也很不规范,留下了不少纠纷的隐患。在土地流转中,农民还处于弱势地位,农民利益容易受到损害,针对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建议尽快完善规范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政策文件和制度。比如登记备案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纠纷调处制度和动态监测制度等,切实保护流转双方利益不受损害。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流转仲裁调解体系,切实维护好农村社会稳定,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

第三,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的权益。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政府大批征用市郊农村农民土地的现象非常普遍,为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建议国家进一步明确界定地方政府的土地征用权和土地征用范围,适当提高公益性用地的补偿标准。对经营性用地的征用,要切实保证农民有参与权、知情权,维护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积极探索农村土地征用价格的市场形成体系,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另外,由于农村土地征用和流转等种种原因,个别地方也出现了极少数“三无”农民,即:无职业、无收入、无保障的农民,建议这些地方的政府,通过采取纳入社保、培训转移就业、移民安置、开发整理土地等有效措施,安置好这些农民,使他们能够真正的安居乐业。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11年12月30日
责任编辑: 向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