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白景富:消防体制应采取现役制的职业制消防体制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11-07-01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国人大网讯 2011年6月30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消防工作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白景富说,我认为消防工作情况的报告是一个很好的报告,很精炼,很实事求是,同时也很全面。谈几点看法。

    第一,报告对这几年所做工作的总结不夸大,不缩小,实事求是;对存在的问题,不管是本身的还是客观方面的问题,也都实事求是地提出来。对消防工作并不是就消防论消防,而是把消防放到整个经济社会大局中来研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比较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符合我们国家的国情、社情。

    第二,我国的消防工作这些年取得很大成绩,这一点应该充分肯定。内司委在调研时,不管是地方党委政府还是人民代表,都给予这支队伍很高的评价。它不但承担防火、灭火、监督检查,还参加大量的抢险救援任务,特别是在地震灾区。还比如老太太把钥匙丢家里,有人要自杀、小动物被卡在树上、小孩被卡住等,这些活动他们都救助。发生交通事故驾驶员被卡在驾驶室,消防队员也去进行破拆救人。这是消防法修改后明确赋予消防部队的任务,但是任务增加了,编制、待遇、经费却没有增加。从救火工作来讲,任务非常重,从数量来说抢险救援的数量远远高于灭火任务的数量。这些年消防部队连牺牲带受伤的一年有八九十个,在和平时期这支部队受到的伤亡还是比较突出的。

    第三,报告中提到当前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概括得很好,总体上还是火灾易发、多发,形势还是严峻的。主要原因是消防建设和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孟建柱同志讲了“三个不适应”,我认为讲到了问题的实质、要害。改革开放30年,国家发展太快了,这些年城市扩大得非常多,人口增加很多,高楼大厦盖了很多,这是一个不适应。人流、物流、物资大流通不适应。高楼越建越高,高楼可以盖,但是举高车达不到,一发生火灾人上不去,那怎么办?安全是大问题。还有向地下空间发展,地铁、地下仓库、地下商场很多,一旦发生火灾人进不去。现在化工仓库、物资仓库、粮食仓库很多,很多东西都是易燃的,火灾中80%以上的人不是被烧死的,而是窒息死亡的。所有这些都说明消防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不适应,甚至严重滞后,这个问题必须要受到重视。

    第四,报告中讲了六条意见都很好,我再重复一下。一是消防工作必须纳入各地的“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我发现很多地方不重视这个问题,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作为地方党委、政府来讲,最先考虑的就应该是安全。所以必须和经济社会同规划、同设计、同建设、同步进行。不能搞起来以后再考虑消防、再补救,这样代价太大,而且很难补救,很多楼房的消防安全措施都不合格,即使有也很薄弱,处于软弱无力的状况。二是要增加编制,强化这支部队建设。我感觉这支队伍现在是小马拉大车,累得喘粗气,仍然应付不了目前的局面,要增加编制、增加经费、提高装备水平。三是应加强宣传,电视的宣传效果非常好,老百姓愿意看,应多播出一些加强防火、救火、教老百姓一些自防自救的节目。四是消防部队今后如何发展问题。现在消防是现役的,消防部队和边防、武警等体制基本是一样的,战士服役就两年,第一年基本是新兵,进行训练、熟悉,第二年熟悉了,也有一些经验了,到年底复员回家了。这个消防工作是科技水平含量很高的工作。除了靠勇敢、靠力气还要靠经验、技术、水平。要想解决我们国家消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要想保障更加有力,应该采取现役制的职业制,实行军事化管理;但在服役年限上,实行职业制,增加服役的年限,现役制的职业制消防体制,这更适应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消防安全保障也会更加有力。五是我赞成提高这支部队待遇。现在所有现役的待遇都一样,工资都一样,这支部队每天都在同火灾、水灾、地震斗争,每天都在从事着大量的抢险救援任务。每天面临着人身安全的威胁。一方面要有基本的工资待遇标准,另一方面要有出动津贴补助,这样也符合我国多劳多得的政策。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11-7-1
责任编辑: 包瓴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