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唐天标: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对象应该有不同的学习重点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11-04-22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国人大网讯 4月21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举行分组会,审议国务院关于“五五”普法工作情况的报告。唐天标委员审议时说,我们是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最基本的有三条:一是要有比较完备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二是执法单位和部门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实现执法为民、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执法人员队伍。三是要有知法懂法守法的人民群众。有了这三条,我们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基本就建立起来了。

唐天标说,当前法制宣传教育的主要问题是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是很明显,所以我提几点建议和意见:

第一,要区分不同的对象,确立不同的学习宣传重点和要求。全国13亿人,法律究竟怎么学、学什么内容,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对象,应该有不同的学习重点。当然,宪法是我们总的学习重点,是基本的法律,要明确我们国家基本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指导思想,这些都是不能动摇的。在这个基础上,对不同岗位、不同地区的人民群众,要有不同的学习重点。农民必须要懂得农村的有关土地、林业、农业方面的法律,包括种子等等。企业要懂得经营方面的法律。农民工要熟悉劳动保护方面的法,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文物比较集中的地区要学好文物法,虽然文物比较偏,像河南、山西、陕西,文物保护法也很重要。

第二,要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的问题,确定不同的宣传教育重点。新法一出台,就要抓紧宣传教育,趁热打铁抓紧把新法宣传好,使大家都知道、都理解。同时,针对社会上一些突出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来进行学习,着眼解决现实问题。现在一些民生问题,上访的很多,我们的领导干部也感到很发怵,每天政府部门的上访群众不断。民生方面的法律,群众要学,干部也要学,我们要有共同的原则,如果没有共同的原则,说了半天也不管用,这也是很重要的。

第三,法制宣传教育要进学校、进课堂,中学和大学的教材都应该有法律的内容,使青年、学生进入社会就要树立法制观念,要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现在有一些年轻人根本就没有法律观念,这方面有很多典型的例子,有的在电视上曝光了。

第四,要充分运用大众传媒对法律体系进行宣传。现在的传媒很发达,广播、电视、网络,特别是网络,要开辟专栏,设立法律咨询,解决群众在法律方面的疑点、热点、难点问题,还可以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案例分析、征文活动的形式,普及法制教育。

  来源: 中国人大网2011-04-22
责任编辑: 余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