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北京12月22日讯 记者陈丽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局部生态明显改善。”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杨晶今天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会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作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时说。
杨晶说,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全国生态建设规划的重点地区和重点工程绝大多数在民族地区。“十一五”规划确定的22个限制开发区域,有19个在民族地区,占86.4%。继续在民族地区实施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做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进一步加大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力度,扎实推进青海三江源地区、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以及塔里木河等流域治理,启动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使局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退牧还草工程实施以来,累计安排投资136亿元,建设草原围栏5174万公顷,补播改良重度退化草原1240万公顷,工程区植被覆盖率平均增长14个百分点,产草量增长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