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国家预算由国务院编制,全国人大审查批准后,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惯例,以往每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都安排听取上年决算报告,财政部部长会在报告中提出上年中央决算报告和中央决算草案,并同时报告当年前5个月预算执行情况和下一阶段财政工作安排。
为加强对预算的监督,从今年起,全国人大常委会打破惯例,特地将听取上年决算报告与当年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分开,并安排在8月专门听取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8月26日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向会议做了《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为加强对预算的监督,首次将听取国务院关于上年决算报告与当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分开,专门在8月听取当年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报告说,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各种重大挑战,我国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经济运行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方向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总体良好。在此基础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较好,财政改革与发展取得新进展。
报告说,今年以来预算执行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项目预算支出进度迟缓,预算执行的均衡性不够,资金使用效益尚需提高;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仍需加强,财政风险不容忽视;预算公开的内容还不够细化;财政管理基础工作有待加强。
报告说,今年后几个月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以及2009年同期财政收入基数的逐步抬高,全年财政收入增幅将呈现明显的前高后低走势,财政支出压力依然很大,全年财政收支矛盾仍很突出。
前七个月财政收入完成预算近七成
报告说,1—7月,全国财政收入51132.97亿元,比2009年同期(以下简称同比)增加10460.92亿元,增长25.7%,完成预算的69.2%。其中,中央本级收入26970.41亿元,同比增长25.7%,完成预算的70.9%;地方本级收入24162.56亿元,同比增长25.7%,完成预算的67.4%。
1—7月财政收入增长较快,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物价水平上涨以及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报告说,1—7月,全国财政支出39622.23亿元,同比增加5734亿元,增长16.9%,完成预算的46.9%。其中,中央本级支出8259.97亿元,同比增长18.3%,完成预算的51.5%;地方本级支出31362.26亿元,同比增长16.6%,完成预算的45.8%。与去年同期比较,中央本级和地方本级支出进度分别提高4.9个和1.9个百分点。
1—7月支出总体进度加快,主要是按照全国人大有关要求,狠抓预算支出执行管理,强化部门的预算支出执行主体责任,加强分析和动态监控,建立预算支出执行情况定期分析、通报等制度,加快转移支付资金拨付进度,完善项目支出资金预拨制度等,取得了初步成效。
民生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报告说,根据预算安排,切实加强预算支出执行管理,努力保障“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抗震救灾等重点支出需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
1—7月,中央财政拨付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867亿元,调动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中央财政拨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基金595亿元,全国1.3亿名农村中学生免除学杂费并得到免费教科书,中西部地区约1228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得到生活费补助;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稳步推进,拨付专项资金50亿元;中央财政拨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专项补助资金53亿元,截至7月底,试点地区总参保率达到70%以上;拨付城乡低保、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资金837.82亿元,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促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中央财政分别拨付补助资金399亿元和46亿元;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平稳运行,各级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80元提高到120元;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基金下达进度,中央财政廉租住房补助资金447亿元、城市棚户区改造补助资金15亿元、公共租赁住房补助资金20亿元、农村危房改造资金75亿元已全部下达。
把稳定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主基调
报告说,根据当前的经济财政形势,下一步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稳定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主基调,坚持把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加强与货币政策等的协调配合。同时,提高政策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对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深入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促使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发挥作用。
【链接】
全面了解情况
增强监督实效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高强表示,这是体现全国人大常委会增强预算监督的一项重要改进。
以往在6月常委会审议决算报告的同时听取当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一是预算执行的时间太短,还不能全面反映全国预算执行情况;二是将预算执行报告和上年决算报告一起审议,大家关注的重点是决算和审计报告,对当年预算执行的审议不够深入。在8月份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一并审议,便于常委会组成人员全面了解情况,提出的审议意见更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监督效果会更好。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