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大网讯 6月24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分组审议关于检查科学技术进步法实施情况的报告。高洪委员说,科研和生产脱节“两张皮”,应该从国家的层面总体考虑,把中间转化的桥搭起来。
高洪说,科技进步法的实施对我国的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在体制机制的方面还存在一些不令人满意的地方。1985年进行科技体制改革的时候,要想解决一个问题,就是科研和生产脱节“两张皮”的问题。当时采取了通过院所转制的办法,但是有些转制很好,有些变成了企业,并且发展很好,但是发展过程中,转制之后原来服务的对象变为他的竞争对手。在这个环节中又遇到了新的问题,在科技服务的环节就没有人来做。我认为科技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完善应引起重视。另外,现在强调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这是没错的。但是企业本身能不能成为主体,实际上它的科研力量是非常弱的,有的企业研发队伍都没有,怎么能够成为创新的主体?这里面是有一个脱节的。但是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是创新的主力军之一,但它的评价体系是不一样的,引导的体制也是不一样的。他认为应该从国家的层面总体考虑,怎么样把这个桥搭起来,现在的做法是把大量的项目放到企业中,然后让这些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科技人员反而给他们打工,这样的结果是两边都没有积极性,企业是被动的,作为高校来讲也没有积极性。方案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出的,风险是他们承担的,成果是企业的,这样的结果是两边都不高兴。在这里面应该有一个体制和机制来引导他们把具体的工作做好,否则最终是国家花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企业中,但是最后没有真正达到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