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大网讯 4月28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农村交通安全问题成为委员热议重点。大家认为,应重视农村交通安全问题,解决农民出行难。
徐荣凯委员说,关于交通问题,随着国家公路条件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快速增长,交通安全事故频发,给交通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公安部和有关部门采取了很多措施,措施是得力的,也是有效的。农村的交通安全问题,要引起极大重视。死亡10人以上的交通安全事故,有一半以上发生在农村。他在云南工作的时候曾调研过,根本问题是农民出行难,特别是赶集的时候,山区农民见到拖拉机、农用车都往上挤,这样怎么会不出问题?对车辆本身加强管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给农民提供一个平安、便捷的客运。赶场的时候还要提供加班车辆。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候,一定要在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扶持农村客运,使农民出行方便,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
何晔晖委员说,要加大财政投入,加快解决目前我国通车里程中高等级公路的比例过低,危险路段的防护设备不健全,城市道路交通标志不清,科技监控手段不足的问题。现在全国三级以下的等级公路占了通车里程的89%,农村公路安全基础薄弱、建设标准低,在很多山区的临水、临崖急弯陡坡路段、危险路段没有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城市道路交通中城市交通与公路运输标识不清,高科技手段的监控设备不足等等,从目前的情况看,我感觉财政的投入是不够的,仅仅靠交通管理部门、职能部门在自己部门中有限的经费中去解决这个问题,恐怕是解决不了的。只有加大财政投入,尽快解决这部分基础设施设备落后的问题,才能从根本预防和解决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建议尽快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作为一个重点,解决农民出行难、不安全的问题。现在农村搞“村村通”,道路修了很多,但是道路的等级比较低,很多地方客运车辆没有通行,而造成了农村中的低速车、小型车、摩托车、无照驾驶的车辆上路。超载情况普遍造成了安全隐患。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在通路的同时,把客运跟上,解决农民出行难和不安全的问题。
郭凤莲委员说,农村、学校或者是人多的地方,应该有明显的标志,这项工作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明显标志,防止事故发生。
范徐丽泰委员说,赞成报告中第11页提出的,要进一步强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也希望对农村土路到公路这一段的坡道进行系统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