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杨正午:加快法制建设 进一步改革投资管理体制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09-12-03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国人大网讯 10月29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今年政府重大公共投资及其实施情况的报告》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关于部分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时,杨正午委员说,去年下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国际金融危机,中央政府审时度势,当机立断,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战略决策,其中一项重大的决策就是加大中央政府的投资规模,拉动经济增长,这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举措。这些举措的实施顺利,成效显著,对拉动经济增长、改善民生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些工作涉及面很宽,情况很复杂,项目非常繁多,任务非常繁重,加上时间也比较仓促,所以实施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些问题,石秀诗同志在报告中把存在的问题都提出来了,对这些问题,应该高度重视。下一步的工作,任务仍然非常繁重,工作更是非常艰巨,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应该更加努力。

    杨正午指出,归纳起来说,对取得的成绩应该充分肯定,对存在的问题应该高度重视,对下一步的任务应该加倍努力。为此,建议:第一,要进一步突出重点,发挥投资效益。所谓突出重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投资的重点要进一步突出,二是工作的重点要进一步突出。从投资的重点来说,现在投资的七个领域当中要特别突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及科技创新。要集中力量办成几件惠及民生的大事、关系国家发展强盛的大事。比如1998年洪灾以后,集中力量治理长江,现在长江的问题就好办一些了。所以建议要集中力量办大事,握紧拳头保重点,不能分散。从工作的重点来说,应该放在已经安排、已经实施的这些项目上,不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批新项目、铺新摊子、上新工程上。已经安排、实施的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还很多,缺口还很大,如果不在这上面下功夫,那就不可能及时地发挥投资效益。对已经安排、实施的项目,资金没有及时拨付的要及时拨付,没有及时开工的要抓紧开工,已经开工的要在质量监督、管理等方面加强工作。一个工程并不是一次安排就可以了,要考虑工程的后续投资计划,使已经安排和实施的工程能够保质保量如期地长久发挥效益。工程项目里面不能出现“胡子工程”、“半拉子工程”,更不能出现“豆腐渣工程”。第二,要进一步抓住关键,落实配套资金。从现在实施的项目来看,可以说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困难,最关键的就是配套资金问题。这是影响中西部工程项目的共性问题。必须下决心解决。落实配套资金要从两方面下功夫:一要真正落实中央提出的“两个优先”,就是地方财力要优先落实项目配套资金,地方政府的债券要优先满足项目配套的需求。二要下决心提高对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配套资金的中央财政投入比例,在这个问题上,宁肯少上几个项目,也要加大比例。第三,进一步改革体制,加快法制建设。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投资当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我认为归根到底是体制问题。因此,在抓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深入改革投资体制,逐步形成分工明确、权责一致、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管有力的投资管理体制。在改进体制的同时,加快投资法制建设,可以分两步走:先尽快研究制定并出台“政府投资条例”,再在这个基础上着手投资立法工作,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投资法律。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09年12月2日
责任编辑: 苏大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