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大网讯 2009年8月25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吴晓灵说,我就国务院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情况的报告谈一点意见。
第一,我支持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我认为这个报告非常客观地分析了当前全球气候变暖面临的形势和我们解决这个问题面临的各方面困难及对策。我同意政府提出来的通过切实有效的国际合作携手努力、共同应对,坚持公约和议定书的基本框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同意解振华同志在报告中提出来的,我们要严格遵循巴厘路线图的授权,进一步加强公约及议定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落实,统筹考虑减缓、适应、技术转让、资金支持等提法。我想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地球村,气候变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我们是在保护共同的家园,因而保持国际合作是特别重要的。
第二,我们应该提高全社会对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把这个问题当作我们中国人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来看。在国际上我们坚持公约和议定书的框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毕竟他们发展了这么多年,我们是发展中国家,要为我们的发展留下空间。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无论今天这个结果是谁造成的,我们都要共同承担这个后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为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和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来做些事情。解振华同志的报告表明政府过去做了大量工作,也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政策安排,但对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严重程度应该有更多的认识。我国资源的现状决定了我们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我们怎么样提高认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节能减排作为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是很重要的。报告讲到未来工作安排的七个方面,其中第五个方面是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综合能力建设。这个综合能力建设,除了规划、科研以外,很重要的就是提高全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倡导全民自觉行动,推动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增强全社会参与的意识和能力。解振华同志的报告中提出要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问题上,要处理好人类可持续生存发展和GDP的关系。
总之,不管国际上的斗争多么复杂,对内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自觉地做好节能减排的工作,保护我们的环境是中国人民的利益所在。要想做到这一点,最主要的是我们思想认识的转变,是国家经济运行机制的转变。我想,应对气候变化最重要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只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和谐社会,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将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