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大网讯 2009年4月23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丛斌审议时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尽快扶持、发展环保产业,这几年在环保工作方面中央非常重视,包括各地方政府的领导也很重视,而且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我认为在机制上还有些不畅,政府在环保问题上背的包袱还很重。所以要提倡大力发展环保产业,通过经济手段来解决环保问题。我看了一个资料,去年我国在环保方面投入了6000亿,今年还想投入8000亿,要鼓励这方面企业、产业发展,通过经济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我想具体提三个问题。一是如何利用太阳热能。现在靠生产单晶硅、多晶硅,使太阳能通过晶硅转化成电能,中间的环节很多,而且我国生产出来的单晶硅自己还用不上,都出口了,因为我们这方面的补贴政策,如对电价的调整补贴政策都到位,国内的企业搞清洁能源赔本,所以单纯生产单晶硅,出口到欧洲国家。现在提出太阳热能的直接利用,用光学的办法使太阳直接聚焦,聚焦成热能,这和火力发电道理是一样的,将水沸腾以后通过水的蒸汽推动发电机,用煤发电的发电机稍微做改动就能用。这方面我国还没有特殊的政策,所以我的第一个建议就是能否考虑尽快启动对太阳直接热能利用的产业。二是关于清洁能源,国家要出台扶持政策。德国就有这样的政策,清洁能源不管成本是多少,政府保证企业一度电赚2毛钱这个政策15年内不变,价格高了也赚2毛钱,成本高了高价收购,成本低了降价收购。这样一个制度就会给企业吃个定心丸,然后,政府就把这个成本转换给了消费者,就是提高电价,消费者本身就知道节能了。这样的机制我们国家没有,造成了搞清洁能源赔钱,天天说大气污染,二氧化硫含量下不来,原因是我们主要还是依赖火力发电、依靠煤发电,和我们清洁能源发电占的比例还是太低有关。德国占15%,我国还不到5%。三是关于垃圾焚烧问题。现在提倡环保,垃圾处理分类处理,放在焚烧炉里焚烧,环保方面国家投了不少钱,从国外进口的是焚烧炉和焚烧装置,原来是垃圾发电,现在也搞不成,垃圾焚烧也是对大气的污染。现在韩国的政策比较好,不允许居民倾倒湿垃圾,居民只能倒干垃圾,干垃圾不用焚烧了,把干垃圾回收以后变成再利用的资源,形成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我们国家没有这个政策,老百姓把湿垃圾、干垃圾都弄在一起,使垃圾无法分类,无法再利用。在韩国如果发现某个人倾倒湿垃圾,处罚是很重的。在我国如果要实行这个政策,就解决了垃圾处理、废物利用和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
第二,周生贤部长报告中谈的“颗粒指标”,我国对颗粒的大小没有规定,从医学上讲,小于10微米的颗粒对人体的损害是最大的,往往是10微米以下的颗粒是目测看不到的,我们看到的乌烟瘴气,对人体的损害比10微米以下的颗粒的损害要小得多,10微米以下的颗粒可直接进入组织、细胞、血液损害很大。因此,大气污染的指标不能光停留在二氧化硫上,一定要注意颗粒大小的问题,尤其是汽车尾气的排放。这方面建议尽快出台指标。
第三,汽车工业发展和大气污染防治之间的关系,国务院有关部门一定要处理好。上次常委会会议我们听到为了拉动消费,发展汽车工业,今天听到国务院的报告又是大气污染防治问题,实际上汽车的尾气排放对大气污染是要承担很大的责任的,尤其是10微米以下的颗粒,汽车尾气的排放量是很大的。我们不能用自己的矛来扎自己的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汽车工业不能不发展,但是光发展汽车工业,推向市场,人们开车就会带来污染。我建议这个问题一定要处理好,否则这边在谈大气污染怎么防治,那边又要拉动汽车工业,让老百姓怎样评价?在宣传上要掌握好尺度,怎样把这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让老百姓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