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大网讯 2008年12月25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胡振鹏审议时说,昨天环境保护部周部长对“十一五”以来在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具体做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做了比较客观的报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也提供了两个调研报告,这两个调研报告也写得很好,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十一五”以来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总的来讲,我基本上都赞成。
他说,根据昨天上午张平主任对“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的报告,节能减排在2009年、2010年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所以,在节能减排方面,还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我想谈三个对水污染防治影响较大的具体问题。
第一,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很多市、县已建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建成后的污水处理量没有达到设计的能力,环资委的报告中把这个原因分析得很透彻,一个重要方面是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严重滞后。根据我所了解的情况,有一些污水处理厂建好后基本上是晒太阳,有些污水厂的污水处理能力不到设计能力的10%。这里面情况很复杂,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投入不足。设生活污水处理厂,国家以奖代补,由于补助资金不够,有一点钱都用到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上,要建污水收集管网就没有资金了。生活污水已经成为COD的主要来源。因此,建议国家能够大幅度提高对生活污水处理厂的补助金额,尤其对县城或者建制镇的污水处理设施的补助要有所提高,保证比较顺利地完成“十一五”规划规定的与约束性指标。
第二,农村污染问题。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污染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养猪以农户散养为主,猪粪尿作为面源污染看待。现在农村规模养殖发展很快,以江西为例,2007年出栏的肉猪大约是2400万头,65%都是规模养殖,还有110万头母猪全部在猪厂喂养。万头以上猪场的污染比一个中型啤酒厂大得多。一只肉猪基本上每天大约排放3-4公斤的猪粪、4-5公斤的猪尿,对环境污染特别大。按照农业部门的口径,100头以上就是规模养殖了,江西现有是8000多个养猪场,但建沼气池处理猪粪猪尿的只有1000个左右,其他猪场的猪粪猪尿直接往外排。江西省人大今年对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进行修订,当时想新建大型猪厂,按照养猪头数要经农业部门批准,并且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后来发现养猪不需要行政审批,这一条写不进去,目前还在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但我感到,这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能够根据形势的变化,该把关的还要把关,希望国务院及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个问题,要从体制机制上加强管理。猪厂建在什么地方、建多大,一定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猪粪尿建沼气池进行处理,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审批了。除了规模养猪外,水产养殖业存在类似问题。另外,现在散户养猪越来越少,农户沼气池的建设难度越来越大,而规模养猪沼气池的补助又不够,农户沼气池与畜牧水产规模养殖的大型沼气池的投入比例应随形势变化进行调整。拉动内需、支持“三农”,国家还需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支持畜牧水产养殖厂废弃物处理,更好地利用资源。农村面源污染的另一个问题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江西抓了一批试点,以自然村为单位,把全村的污水都收集到低洼地中,采用种莲藕、芦苇等生态办法把营养物质消化掉,因地制宜、花钱少、效果好。但这项工作基本上没有资金支持,希望国家出台一些奖励政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好了,经过环保部门的验收,适当给予一定奖励。
第三,关于工业污水偷排问题还是比较普遍,许多企业有人来检查,污水处理设备就转起来了,检查组一走就关掉了。现在正在建立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处理的监控系统,但进展不快。希望在今后两年要加大投入、加快进度,把工厂和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监控系统全面建设起来。(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