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北京12月24日讯 记者杨傲多在今天上午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茅受国务院委托,报告了2007年5月份以来加强价格调控、应对价格过快上涨的工作情况。张茅说,明年的价格工作,要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促进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作用,加强和改进价格调控,完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着力解决民生价格问题,整顿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努力将价格总水平稳定在合理区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
报告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价格过快上涨对国民经济和群众生活的影响,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防止出现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之一,今年7月中央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继续把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重要目标。
目前,价格过快上涨的压力已经明显缓解,从5月份开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连续7个月出现回落;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全面回落;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及灾后重建、奥运会期间,市场没有出现抢购、限供和脱销、断档现象,价格总体稳定、民心安定、社会秩序良好,社会涨价预期明显减弱。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已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展到实体经济领域。我国经济增长放缓趋势明显,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增速下降,资本市场持续波动和低迷,价格总水平下行加快,稳定物价工作存在一些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报告指出,明年将继续扩大消费,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城乡低保、基本养老金、基本失业保险金、优抚对象生活补助等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标准。加快推进城镇、农村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加强工资分配的宏观管理。完善国有单位特别是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激励约束机制。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稳定出口,加快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围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扩大内需,加大价格监管力度,组织开展涉农价格收费专项检查,稳定化肥等农资价格,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开展涉企收费和中介组织收费检查,减轻企业不合理负担;开展教育收费、医药价格检查,缓解民生价格矛盾;加强市场价格监管,打击价格欺诈、行业自律价、压级压价等不正当价格行为,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加大清费治乱力度,大幅度降低质检、环评等项目收费标准,继续取消部分收费项目;扩大“绿色通道”范围,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项目;规范幼儿园、高中择校费和高等教育收费;配合新医疗改革方案,降低虚高的药品价格,规范医疗服务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