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第11届常委会第3次会议>>相关专题>>国务院专项报告

蒲海清:恢复水利设施工业生产    宣传英雄事迹弘扬民族精神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08-09-12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国人大网讯 6月24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的报告。蒲海清委员审议时说,这是一次烈度最大、波及范围最广、受灾程度最大的地震。我们也去灾区考察了情况,很多人到了当地都找不到了,很多当地的景区都没有了,出现了很多的地质变化。但是通过抗震救灾,反映出了党心、军心、民心空前的团结,体现了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我为我们的党、军队、人民而骄傲。国外舆论也认为,这次中国的行动快、透明度高,总书记、总理很快就赶到了现场,这也充分反映了我们国家、我们党在救灾中的有效行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地震中也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这次的抗震救灾反映出了中华民族空前的凝聚力,非常好,而且也体现出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认为中央提出的重建方针是完全正确的,提出了地方为主、国家支持、对口支援、社会募集,开展灾后重建,用自己的双手和辛勤劳动重建美好家园。社会募捐了400多亿,各级政府又拿了400多亿。要自力更生,自己建设自己的家园,但是离不开国家的支持。

    提几点建议:

    第一,全社会支援地震灾区的力度不能减。要强调自力更生,但是很多地方确实受灾情况很严重,房子也倒了,医院也没有了,学校也没有了,我们从电视上看到很多学生都在帐篷里上课,但是这样长期下去是不行的,帐篷里的空气也不好。支援灾区重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技术指导上都要加强。包括汶川县城要搬,搬到哪里去?规划如何做?我认为这些新的内容都要很好地研究。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技术支持,特别是对震区比较困难的县。尤其要考虑的是工业的恢复,很多工厂没有了,如果一个地方没有工业存在,将来是发展不起来的。现在国家每天给每人一斤粮、十块钱,看起来日子过得还不错,但长期这样下去也不行,必须要解决,必须要恢复工业,恢复生产。我认为目前工业恢复重建工作做得还不够。

    第二,对外开放问题,要加大宣传力度,地震区谁还去投资?但成都并没有受很严重的损害,绵阳、德阳、广元等都可以投资建厂。我认为在这些方面,我们国家还得着重考虑工业恢复问题。

    第三,水利设施。地震发生以后我第一个想到的是都江堰紫坪铺,如果出了问题,整个成都市都要被冲垮。我也专门去看了一下,大坝沉降了70厘米,面板也破损了,这个问题还是很严重的。因为四川要靠水库,农业也靠这个吃饭,如果水库受灾的情况研究不彻底的话,将来也是个问题。很多水利设施究竟受灾情况如何?这个问题目前究竟解决了没有?解决得怎么样了?今后如何扶持?对于这些问题,希望我们国家责成有关部门再认真检查一次。

    第四,对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英雄事迹要加强宣传,我也听了英雄事迹宣讲团的报告,确实很感人。但是还有更多的普通老百姓、普通志愿者以及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是从很远的地方奔赴灾区的,我认为这方面的宣传力度还不够,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资源,要加强宣传。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是我们民族复兴的基础,应该永远弘扬的精神。国际上的支援很多也是真诚的,也是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也值得我们学习发扬。

  来源: 中国人大网2008年9月8日
责任编辑: 刘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