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毛磊)“抗灾救灾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但由于这次灾害造成的损失严重,灾后重建仍不能有丝毫放松,特别是要落实好支持‘三农’的有关政策措施。”这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受国务院委托,在22日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专项报告关于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及灾后重建工作情况时所说的。
张平认为,在这场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的斗争中,从中央到地方都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这场斗争同时也是对我国防范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反映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灾害应对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对此,国务院正在组织有关部门和受灾地区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机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更好地防范和应对今后可能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和各类突发事件。
灾害造成重大损失
据介绍,今年1月中旬到2月上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遭受4次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过程袭击,总体强度为50年一遇。全国先后有2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不同程度受灾。
交通运输严重受阻。京广、沪昆铁路因断电运输受阻,22万公里普通公路交通受阻,14个民航机场被迫关闭,造成几百万返乡旅客滞留。电力设施损毁严重。电网大面积倒塔断线,13个省(区、市)输配电系统受到影响,170个县(市)的供电被迫中断。电煤供应告急,部分电厂电煤库存急剧下降。农业和林业遭受重创。农作物受灾面积2.17亿亩,绝收3076万亩。工业企业大面积停产。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此次灾害共造成129人死亡,4人失踪;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
同舟共济抗灾救灾
张平在报告中指出,灾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迅即部署开展大规模的抗灾救灾斗争。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勇挑重担、顽强拼搏,社会各界同舟共济、相互支援。
动员全社会力量,打好抢通道路攻坚战。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特别是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除雪破冰,及时抢通受阻公路并疏导滞留车辆;合理安排生产调运,打好抢运电煤攻坚战。各主要产煤省(区)和重点煤炭生产企业,千方百计增加煤炭生产。铁路、交通部门组织突击抢运电煤;集中优势兵力,打好抢修电网攻坚战。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在全国调集了大批技术力量赴重灾区抢修受损供电设施,解放军、武警官兵和社会各方面全力支援,奋战在电网抢修一线人员最多时达42万人;落实政策措施,打好保障灾区群众生活攻坚战。灾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时组织向灾区调拨粮食、棉衣被、发电机、成品油等救灾物资,中央财政紧急下拨中央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18.24亿元;加强组织调运和市场监管,打好保障灾区市场供应攻坚战。各有关部门适时投放储备肉及其他生活必需品,组织蔬菜、成品粮、食用油调运。
积极推进灾后重建
为了把中央确定的灾后重建政策落到实处,中央财政已筹措恢复重建资金295.37亿元。根据3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在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三农”投入5625亿元、基建投资739亿元的基础上,再增加中央财政性资金252.5亿元,用于农业和粮食生产,继续向受灾地区倾斜。
据介绍,中央电网企业已经全面恢复正常运行,大部分地方电网也基本恢复正常。全国公路已在春运期间基本恢复正常通行能力。铁路、民航的设施修复重建工作基本完成。
2月19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农业抗灾减灾和春耕生产工作会议,对农业救灾复产工作作出进一步部署。目前,各受灾地区已补种改种各类农作物2932万亩,完成计划的75.6%。受灾地区的通信业务已恢复到灾前水平。
受灾地区均已制订倒损民房恢复重建方案,正在抓紧组织实施,中央补助资金已下拨到位。民政部门将进一步加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