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第11届常委会第4次会议>>相关专题>>国务院有关报告

尹成杰:促进农民增收持续快速增长 要采取综合性措施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08-10-07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国人大网讯 2008829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尹成杰审议时说,昨天农业部孙政才部长受国务院委托,就近几年促进农民增收情况做了一个很好的报告。这个报告不是一年的报告,而是几年的报告。系统地报告了从2004年以来农民增收的情况,报告对问题分析透彻,思路清楚,增收目标明确,下一步增收措施具体有力,整个报告,既对农民增收的形势作出了准确的分析判断,也对下一步促进农民稳定增收作出了具体安排。

  尹成杰委员说,第一,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呈现的是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能够实现连续四年持续快速增收,在目前的情况下是十分不容易的。党中央、国务院是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工作的,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持了农民收入快速增长。通过听取报告,我感到近几年农民增收有一些新的特点。一是保持连续快速增长。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农民收入增长情况看,连续保持四年的高速增长是不多见的,是自1985年以来的第一次,很不容易。四年来,平均每年农民人均收入都比上一年增加300元。二是农民年增收的幅度较大。四年平均每年增幅为6%,自改革开放以来,这几年的增收速度是比较快的。三是农民收入的绝对水平创历史最高水平。2007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首次突破了4000元大关,达到了4110元。四是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出多元化格局。过去农民收入构成主要以家庭经营性收入为主,现在有家庭经营性收入、财政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这表明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在进一步拓宽。所以,这几年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农民增收工作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特别是在当前自然灾害影响加大、市场风险加大、农产品价格较低、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四年的连续快速增收,十分不容易。

  第二,这几年促进农民增收的工作力度大、措施扎实有力,富有成效。一是中央加大了扶持政策的力度,实行了“四减免四补贴”政策。2003年至2007年,中央财政“三农”的投入达到了1.6亿,年均增长17.8%,特别是每年减轻农民的负担1335亿,“四补贴”达到1028亿,中央扶持政策力度这几年逐渐加大,这样既调动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又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二是各地、各部门,特别是负责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各部门,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农业部提出农业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增”目标,采取一系列措施,狠抓落实。特别是积极应对地震、冰雪灾害等不利因素,大力促进农民增收。现在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工作和以前大不一样了,面临的环境、资源的制约、灾害的影响都比较复杂。但是农业部抓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引导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大力实行优良工程、万亩高产田创建和农业科技入户、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加强动植物重大疫病防控等等,收到增产增收效果。三是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近两年相应提高了最低收购价。对粮食和油料、生猪生产大县还实行了奖励政策。四是农业的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近几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土地承包法、农业专业合作社法、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法律保障。

  第三,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压力很大,任务艰巨。虽然现在农民增收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但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城乡收入差距在扩大。现在农民看收入也不单单看自己比上年增加多少,还要同城市居民收入增加速度相比。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是3.2112005年扩大到3.2212006年扩大到3.2812007年扩大到3.331,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虽然农民收入虽然增加了,但是它的增长幅度和城市相比拉大了,特别是城乡居民的绝对收入相差更大,绝对收入相差9646元。这还是一个逐步要解决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建议要进行认真的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一是农产品的价格还相对较低,特别是工业品和农产品的比价没有理顺,在目前情况下,价格还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杠杆,也是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动力。现在粮食价格还有待于进一步理顺。现在种粮的比较效益在下降,有些粮食品种如果扣除人工的投入和成本,每亩纯收益只有几十块钱,有的粮食品种种植还亏损。这样的工农产品的比价关系不调整的话,就难以促进农民收入继续快速增长,也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二是生产成本大幅上涨,吃掉了惠农政策的一部分好处。主要是化肥、农药价格上涨得比较快。要采取有力果断措施,严格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三是农业的灾害比较重,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现象增多,影响了农业的稳定发展,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四是由于珠三角等沿海地区一些中小企业不景气,特别是一些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面临的困境比较大,受到人民币升值、汇率变化、国际市场的影响,现在农产品出口面临的压力比较大,给农民增收带来一定影响。

  第四,促进农民增收持续快速增长要采取综合性措施。现在农民增收不光是经济问题,事关粮食安全、社会和谐稳定,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各个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

  他建议:一是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现在的扶持力度已经加大了,但从当前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面临的新情况看,还要进一步加大,要扩大“四补贴”规模和范围,让农民真正得到更多的实惠。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目前加大扶持力度是个主要有效的措施之一。二是适当提高粮食价格。建立健全生产品价格机制,理顺工业品、农产品比价关系,逐步提高粮食价格,促进农民增收。三是要强化农业的金融服务。现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最缺少的就是资金,怎么样加强农村的金融服务,对农民发展生产给予大力的扶持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农业有很多好项目,就是没有流动资金,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现在来看,农村的金融网点萎缩,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还要从根本上解决。所以,要建立一个扶持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金融支持体系。四是要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现在农业面临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越来越大,学习发达国家一些经验,要对农业实行保险,帮助农民规避自然灾害的风险。去年实行了生猪保险和粮食品种保险,但仍处于试点阶段,面比较小。实行农业保险,关键是国家财政要给予支持,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五是要加紧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特别是要建立科技支持农民增收的机制。农民增产增收需要资金和技术。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要明确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公益性主体地位,在人力和编制上给予大力支持,解决一些地方的“人散、线断、网破、站撤”问题,尽快把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健全起来,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六是加强对进口农产品的宏观调控。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对农业实行巨额补贴,把它国内农产品的价格降下来,然后向其他国家出口农产品。这样低价的农产品进来以后,对进口国家的农业和农民的增收是一个影响,建议加强这方面的调控,防范发达国家巨额农业补贴和农产品倾销的冲击。我们面临国际农产品进口风险的影响是存在的,建议加强这方面的宏观调控。

  来源: 新华网 2008-10-07
责任编辑: 刘静波
相关文章
申联彬:要多管齐下大力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