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根据会议安排,我向会议报告文化和旅游部办理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情况。
一、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全过程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
认真研究办理代表建议,是国家机关的法定职责,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支持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强调,各国家机关要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健全联系代表的制度机制,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全国人大代表十分关心文化和旅游发展。2024年,我部共承办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450件,其中主办(独办、分办)187件、协办186件、参阅77件。代表关注较多的主要涉及艺术创作生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这些建议紧扣国家文旅重大战略,反映人民群众关心关切,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人大代表紧跟党中央步伐、主动服务大局的履职担当,对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我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把办好代表建议作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内容,作为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更好履职为民的内在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认真办理好每一件代表建议。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全国两会结束后,部党组及时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部主要负责同志对建议办理工作进行部署,分管负责同志主持召开交办会,明确要求,压实责任,构建起主要领导负总责,党组成员分工指导,办公厅组织协调、审核把关,承办司局具体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强化组织领导。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部署,完善制度机制,规范工作流程,建议办理突出“严细实”,即要求严、督办严、核稿严,分办细、管理细、沟通细,协作实、成效实、总结实。三是深入沟通交流。坚持无沟通不答复,将加强与代表沟通贯穿建议办理全过程,充分了解建议的背景诉求,找准反映的问题症结,共同研究解决方案。2024年我部共与代表沟通联系千余人次,取得明显成效。四是注重落实转化。在抓落实促转化上下功夫。党组成员带头,邀请代表赴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云南、新疆、内蒙古等多地开展实地调研,力求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政策提实,切实将民意民智转化为具体的项目规划和政策措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助力和动力。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实现了“沟通率、按时答复率、满意率”三个100%。
二、聚焦重点建议办理,以点带面不断提高办理质效
建设文化强国和旅游强国、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受到代表的高度关注。2024年,我部牵头办理“深化文旅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重点督办建议。该选题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督办,涵盖16件具体建议。教科文卫委高度重视办理工作,通过电话沟通、座谈调研、实地督办等方式,全程关注办理进展,逐件落实办理成效。办理中,我部会同协办单位、教科文卫委、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深入基层调研座谈,与人大代表、地方部门、专家学者、基层群众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努力解决实际问题,代表们的意见建议得到有效落实。
一是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提质扩容。我部积极采纳代表关于释放文旅消费潜力、助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建议,在政策、项目、产品等多方面统筹施策、综合发力。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加快培育旅游演艺、线上演播、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文化业态和消费模式,推出首批24个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开展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推动建设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15个、试点城市115个以及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345个。开展文化和旅游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旅游景区“焕新行动”“强基行动”。积极吸纳代表深化文旅融合的好思路好办法,深入推进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壮大非遗旅游、研学旅游、城市休闲、乡村旅游等融合业态,培育“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影视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等文旅、文体旅、文商旅融合业态品牌。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97万亿元,同比增长5.9%左右。
二是促进旅游业稳步向好发展。我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旅游发展大会精神,结合进一步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实施“国内旅游提升计划”“美好生活休闲度假工程”,丰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新推出21家5A级旅游景区、22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67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新增7个世界“最佳旅游乡村”,总数达到15个,居世界第一。采纳代表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的建议,持续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建设。针对代表关心的旅游服务、旅游质量问题,完善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加强文旅领域“黄牛”综合治理,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强化旅游安全保障。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次42.37亿、旅游花费4.3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3%、17.9%,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2.2%、100%。
三是推进长江、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我部积极采纳代表关于持续深入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建议,牵头编制《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牵头制定《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实施方案》,整合长江沿线的重要文化资源,系统推进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五大重点基础工程。结合建好用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推动长城博物馆建设的有关建议,指导长城沿线省区市正确把握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的关系,推动长城文化资源、文化要素转化为文化和旅游产品,探索开展长城文物主题游径试点建设,推进文旅融合发展。针对代表普遍关心的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的建议,积极协调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有关项目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范围,分级分类分批予以支持。
三、着力推进成果转化,助力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我部坚持将建议办理工作与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紧密结合,与文化和旅游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与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紧密结合,将建议办理融入业务工作,以高质量办理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文化和旅游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推动艺术创作繁荣发展。加强艺术创作生产、促进文艺高质量发展始终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我部积极吸纳关于推出更多精品力作、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建议,完善文艺创作生产引导机制,实施新时代系列艺术创作工程,加大舞台艺术和美术创作引导支持力度,组织开展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美术精品展出等活动,丰富优秀文化产品供给。采纳加强优秀人才培养、力争攀登艺术高峰的建议,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发挥国家艺术基金扶持引导作用,每年扶持各类剧目节目700部左右,2018年度至2024年度累计扶持项目4828项,投入资金35.4亿元。舞剧《只此青绿》《咏春》、京剧《红军故事》、话剧《桂梅老师》、歌剧《沂蒙山》等优秀作品叫好又叫座,一批文艺领军人才脱颖而出,演出市场持续火热。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共计42.5万场次、票房收入398.3亿元、观众1.4亿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4.2%、26.3%、22.9%。
二是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优质化、均等化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我部积极采纳代表关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等方面建议,合理规划建设、健全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智慧图书馆、公共文化云,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水平。创新打造近4万座“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成为百姓身边的文化客厅。针对代表关心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问题,持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春雨工程”等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四季村晚、戏曲进乡村、广场舞、群众歌咏等活动。2024年春节开展各类活动2.35万场,近亿人次参与。吸收关于完善旅游公共服务的建议,联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旅游风景道、旅游服务中心、旅游厕所等建设管理,改善道路交通、停车、通信、导览等服务设施,推出更多惠民便民举措。
三是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部积极采纳代表关于加强非遗保护的建议,加快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修订工作,组织开展《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白皮书编写,实施黄河流域、大运河、长城非遗保护行动计划,认定公布99家2023—2025年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公布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3个。吸收拓宽非遗传承渠道和途径的建议,开展中国传统工艺振兴、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推进非遗工坊建设。截至2024年6月,全国共建设非遗工坊9102家,较2023年增长34.2%,覆盖1721个县域,包括581个脱贫县和115个国家乡村重点帮扶县,吸纳脱贫群众就业约27万人。采纳加强非遗传播普及工作的建议,举办中国非遗博览会、非遗品牌大会、非遗购物节等系列活动,推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非遗热”“国潮热”蔚然成风。“春节”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列入非遗名录名册项目达44项,总数居世界第一。
四是拓展文化和旅游对外及对港澳台交流合作。中外人文交流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方面。我部采纳加强对外文化和旅游交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建议,配合重大外交活动举办系列文艺演出。办好第十四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中柬人文交流年、中朝友好年等重大活动。组织“欢乐春节”“你好!中国”“茶和天下”·雅集等品牌活动,传播展示中国形象。结合加强港澳文旅合作,推动两岸旅游交流等建议,举办港澳大学生文化实践活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出台文化和旅游领域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若干措施。采纳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的建议,实施入境旅游促进计划,大力提升外籍人员来华旅游、工作、生活便利化水平,入境旅游环境持续优化。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入境旅游达9462.83万人次,同比增长78.8%。1至7月,全国各口岸入境的外国人达到1725.4万人次,同比增长129.9%。外籍人员来华观光达572.2万人次,同比增长403%。
四、持续推进成果转化,做好总结督办工作
下一步,我部将继续严格落实全国人大相关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做好今后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
一是做好承诺事项的督办。结合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建立B类答复承诺事项台账,明确承诺事项要实现的目标、解决措施,纳入工作计划,定期进行督办落实,及时将办理情况反馈给代表。
二是持续推动重点督办建议落地。继续深入推动重点督办建议办理,进一步加强同代表沟通联系,了解代表新的意见建议,推动相关建议转化落地,把相关工作做细做实。
三是抓好办理结果的公开。及时在我部政府门户网站公开涉及公共利益、公众权益、社会关切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代表建议答复函,实现信息共享,接受公众查询和监督。
四是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做法。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进行总结,表扬代表建议办理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答复函,提炼推广好的经验做法,不断提升代表建议办理水平。
衷心感谢全国人大常委会及全国人大代表多年来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帮助、支持。文化和旅游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自觉接受全国人大监督,虚心听取人大代表意见建议,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努力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旅游强国、推进民族复兴伟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 辑:
刘冬
责 编:
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