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集锦 > 监督 > 执法检查 > 中小企业促进法执法检查 > 专题询问 > 问题

蔡玲委员提问

浏览字号: 来源:  2019年06月28日 16:11:20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蔡玲提问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蔡玲:《中小企业促进法》第53条明确规定不得违约拖欠中小企业的货物、工程、服务款项。但是实际上目前民营企业或者中小企业被拖欠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政府部门和一些大型国企,往往就是拖欠的主体。党中央、国务院是高度重视清理拖欠问题的,多次做出重要部署。今年3月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一条,对拖欠企业的款项,今年年底前要清偿一半以上。我们实际调研中了解有的地方清偿一半以上,目前进展比较好。但是仍然还有一些地方不尽如人意。目前清偿一半以上欠款还没有做出具体安排。今天是询问会,今天是6月28日了,到年底也就是半年时间,所以任务可能还是比较艰巨的。我想了解一下,有关部门究竟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能够确保《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到的年底清偿一半以上的目标能够如期完成?谢谢。 


财政部副部长余蔚平回答问题 

    财政部副部长余蔚平:谢谢蔡玲委员的提问。战书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各位委员,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减轻企业负担、提振企业信心、支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项工作是由13个部门组成的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来组织推进的,工信部总牵头,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还有各省级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落实相关的任务,其中财政部负责完善相关财政政策,并督促中央部门及财政部监管的企业的清欠工作。 

    在完善财政政策方面,2018年12月,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做好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地方财政部门督促有关部门、单位和企业加强排查统计,分类清理拖欠账款。近期,财政部正在进一步研究完善财政政策,拟在多渠道筹集偿还资金、大力节约行政成本、严防新增拖欠账款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加强激励约束,压实清欠责任。 

    在督促中央部门和财政部监管企业清欠工作方面,今年4月,财政部印发了有关工作通知,要求建立清欠台账月报表的报送机制,扎实组织清欠,严防新增拖欠,完善制度建设,健全长效机制。此后,我们按月进行督促,及时向联席会议办公室反馈清欠进展,做好工作的协同。目前,财政部负责督促的中央部门及企业清欠工作正在有序地推进。截至5月底,有关中央部门和财政部监管企业欠款累计58亿元,已经偿还40亿元,清偿进度是69%。 

    下一步,财政部将按照联席会议工作安排,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执法检查工作要求,在督促中央部门和所监管企业尽早完成清欠任务的同时,强化财政政策的激励约束,以更大力度和更扎实作风落实好清欠工作任务,不断地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回答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谢谢蔡玲委员的提问,中小企业在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许多中小企业为了能够保持和政府部门、大型企业长期的业务往来,不得不接受一些不合理的条件,甚至被拖欠账款资金,陷入了经营的困境。但是很多中小企业对此是敢怒不敢言,他们说有时候一把赢,今后是把把输。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账款工作,并作出了一系列的部署和安排。特别是去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以后,社会各界对这个问题高度关注。11月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如何解决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正式提出了对拖欠企业的款项年底前清偿一半以上,而且绝不允许再增加新的欠款。按照国务院的部署,春节以后,王勇同志代表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的电视电话会议,对这项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国办也专门印发了通知。设在我部的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也督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中央领导同志一系列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抓好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 

    之前我们做了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召集各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研究细化了落实方案。二是指导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建立了拖欠账款的明细台账,并且加强对月度清欠进展情况的调度和通报。三是搭建起中小企业投诉的平台。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层面都有网站公开的接受中小企业的投诉。我们也研究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的办法,属于中央政府层面的要求各有关部门重视并解决这些问题,属于地方政府层面的,我们转地方的相关清欠的机制来解决这些问题。四是跟踪和分析社会的舆论。对开展得比较好的地区和部门的做法加大宣传力度,并且组织开展了专项培训,指导地方更加准确地把握清欠政策和统计口径。 

    目前来看,清欠工作总体进展顺利。按照各地区各部门报送的台账,截至5月底已经清偿了3376亿元。根据各地区各部门报送的计划,全年有望完成60%以上。但是这项工作进展是不平衡的,政府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大体上各占一半,各级政府部门略少一点大概占48%左右,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货款大体占52%。现在大型企业清欠的进度进行的比较好,特别是国务院国资委要求6月底前把应付欠款全部付清,地方的国企、大型企业清欠的进度也好于地方政府部门的清欠进度。现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比,中央政府这边清欠的进度完成的比较好,地方政府有个别省,现在对年底之前完成50%以上还有困难。所以下一步重点要抓住地方政府,清欠完不成50%以上的重点省,我们通过抓两头、带中间,把这项工作进一步按照计划全面地完成。 

    同时,我们在研究如何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当中政府部门、大型企业不得无故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的法律规定。我们和司法部商量可能要通过研究制定相关条例并推动落实,如何防止前清后欠,怎么样解决“什么叫无故?什么叫拖欠?”这些问题。这也是我们国家所有法律体系当中第一个法明确规定了不许拖欠的条款。我们现在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我们也希望继续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帮助我们做好这些工作。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郝鹏回答问题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郝鹏:我就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有关清欠工作简单做一个补充汇报。国资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李克强总理和王勇国务委员有关工作要求,组织中央企业认真开展清欠专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有三个方面: 

    一、采取的主要措施 

    总书记组织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以后,国资委第一时间梳理清欠工作的重点,深入到电力、建筑企业的基层单位进行调研,组织中央企业全面摸排合同执行情况、欠款类型、拖欠原因,夯实清欠基础。我们要求中央企业结合实际细化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重点采取了五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明确目标。按照国务院做出的“欠款要在2019年年底前清偿一半以上”的总体部署,要求中央企业要率先带头实现“双清零”目标,即拖欠农民工的工资在今年春节前全部“清零”,拖欠民营企业的无争议欠款,力争今年6月底前实现“清零”。二是动态跟踪。建立月报机制,逐月监测各企业清欠工作进展,对典型案例和问题在全中央企业范围内进行了两次通报警示,督促企业整改,举一反三。三是现场督查。年初组织督查组前往10个省市对200户重点企业开展现场检查。4月底召开15家企业现场会,督促加大清偿力度。四是窗口指导。对全国人大、国务院减负办、国办察室督等有关方面反映的一些拖欠问题,督促中央企业及时解决。截至目前,已核实162件,偿付3亿元。五是加强协调。指导中国国新发挥资本运营公司作用,通过保理为10家存在困难企业提供了68.4亿元的支持,指导中央企业集团加强统筹,比如中国建筑安排应急资金46亿元从集团层面支持困难子企业清欠。

    二、取得的工作成效。 

    中央企业少数基层单位拖欠8.1亿元农民工工资,今年春节前全部已经偿付。从前期排查情况看,中央企业清理出无争议欠款1110.7亿元,占中央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执行合同额10万亿的1.1%。截至本月21日,民营企业欠款已经清偿了1032.2亿元,清欠进度达到92.9%,其中46家已经清零,15家企业已经达到95%,8家企业达到90%。我们督促有条件的中央企业争取在本月末尽可能达到100%。另外,我们在排查中发现企业间存在着质量和履约等合同纠纷的欠款有295.8亿元,我们也督促中央企业积极推动解决,现在已经解决了一半,偿还了141.7亿元,还有150亿元双方之间有纠纷的欠款,我们也督促中央企业争取妥善协调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将按照今天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中央企业开展“回头看”,确保按时完成清欠任务。二是全面落实农民工用工实名制的要求,着力根治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三是建立清欠的长效机制,主要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强化合同管理,按时结算支付,严格考核奖惩,防止前清后欠,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中央企业的表率作用。 

    蔡玲:听起来是很鼓舞人心的,我们也很期待。另外也很希望国务院能够尽早建立防范拖欠的长效机制,包括这方面有关的支付条例能够尽早出台。谢谢。

责任编辑: 陶宏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