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四敢”提质效
——苏州人大出台行动方案
新春伊始,苏州市召开“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动员会暨作风建设大会,激励全市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担当作为,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干出好势头、干出新业绩,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上作出引领示范。2月底,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研究出台《苏州市人大常委会“人大工作质效提升年”行动方案》,要求全市各级人大深入践行“四敢”精神,扛起人大使命担当,推动苏州人大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努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苏州样板”。
拉高标杆、奋勇争先,全面提升人大工作质效。行动方案要求对标“作出引领示范”定位要求,全面提升苏州人大工作质效,在全省人大工作格局中争先进位,形成多项在全国、全省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苏州人大工作经验。行动方案强调了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着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做到在数量中彰显质量,在质量中追求成效,在成效中形成特色;坚持服务发展和履职为民相统一,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坚持横向协同和上下联动相统一,加强与“一府一委两院”协作配合,加强与省人大和各县级市、区人大沟通联动;坚持实施过程和成效结果相统一,注重跟踪问效、结果运用,确保人大工作干出“真结果”,取得“真效果”。
立足岗位、争创一流,聚力抓好九项重点任务。在高质量做好年度各项工作的基础上,行动方案明确九项重点任务,以有力举措提升工作质效。一是高水平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梳理推广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经验做法,培育打造一批基层立法联系点先进典型,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生动局面。二是“七督联动”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实,综合运用“一季一督查”“半年一报告”“全年一评议”“领导专项抓”“代表挂钩督”“党建联动推”“媒体全面促”,推动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票决确定的36项苏州市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实。三是强化对人大及其常委会任命人员监督,有序组织常委会任命人员报告履职情况工作,开展对任命人员包括法官、检察官的履职评议,并注重对评议结果运用,及时向市委及有关方面反馈评议情况。四是全面推行开发区人大代表联席会议制度,丰富开发区范围内人大代表的履职实践,将联席会议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促进开发区发展的持续动力。五是持续深化“两个联系”,开展人大代表“统一接待日”活动,优选主题开展代表主题实践活动,探索建立教育、卫生专业代表小组,着力将“两个联系”转化为促发展、惠民生的实际举措。六是扎实办好代表议案建议,高质量推进苏州市人大1号议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营造最优产业创新生态》办理,推进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回头看”,开展“市民最满意的人大代表建议”评选活动。七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进市县两级人大党建共建全覆盖,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基地在县级市、区全覆盖,在全市人大系统开展“践行‘四敢’要求、扛起使命担当”主题调研月活动。八是立足赋能增效推进苏州“数字人大”建设,认真落实《省“数字人大”建设行动计划》要求,完成苏州“数字人大”平台一期建设,为人大工作质效提升保障赋能。九是持之以恒抓好能力作风建设,将发扬“四敢”精神和推进“四个机关”建设相结合,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开展苏州人大通讯员暨全市人大系统年轻干部能力提升培训,打造“看得出、站得出、豁得出”的人大干部队伍。
压实责任、精细推进,确保行动取得实际成效。行动方案明确了各项重点任务的牵头单位、参与单位以及序时进度,强调把党的领导作为提升人大工作质效的根本保证,坚决执行市委决定、贯彻市委意图,切实发挥常委会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和机关党组引领把关作用,确保行动有力开展;要求成立“人大工作质效提升年”行动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任务落实,及时会商解决重要问题;要求各专工委室按照职责分工制定施工图和时间表,强化责任意识、树牢精品意识,精细化抓好实施推进,并根据常委会工作需要动态调整、优化完善;要求办公室加强与各专工委室沟通联系,及时掌握行动开展情况,组织好定期检查、年度检查等工作。
“要扎实推进工作质效提升,积极践行‘四敢’要求,立足人大岗位职责,持续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用新的实践、新的业绩更好服务全市发展大局,回应人民群众关切,交出新的优异答卷。”苏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亚平在常委会党组会议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