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监督重实效 营商环境再提升
——丰城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评议工作纪实
丰城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制度优势,积极探索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新措施、新途径,紧盯优化营商环境方方面面,积极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位聚力 让真心彰显大力度
大走访找准问题。由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分成7个小组深入到84户企业和市民中心等地,实地查看企业生产经营,并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企业目前发展瓶颈和需求、政府惠企政策落实情况、政务服务环境等情况。召开座谈会60场次,收集问题28个。通过开展实地走访,人大代表现场为优化营商环境问诊把脉,找到症结、寻到根源,为企发声、为民解忧。
大评议直面问题。在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工作评议集中测评会现场,行政审批局、发改委、自然资源局、人社局等部门(单位)负责人分别进行自评,7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分别围绕如何更好地对标先进争创营商环境一流目标,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破解“用地难、融资难、招工难、留人难”等重点问题对测评部门(单位)进行点评。两个多小时的评议会议,“点评人”聚焦急难愁盼,点出“痛点”与“辣味”;“自评人”立足职能职责,作出“担当”与“承诺”。
大督查解决问题。奔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坚持人大督查工作的正确定位,把依法办事放在首位,从领受任务到具体推进工作,直指问题源头、“靶向”问题实质,全力推进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逐一逐项落实解决。创新启用“清单化、闭环式”人大监督模式,形成专题情况报告报送市委,印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办理。7个调研组与市委督查室联动,聚焦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问题进行“回头看”,对提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逐个销号,确保调研成果转化落地。
改革助力 让公心跑出加速度
一份方案定路径。丰城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围绕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营商环境等议题,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开展工作评议,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工作评议方案》,明确评议主题、评议对象、组织实施、评议内容、评议步骤、工作要求等六个实施步骤,锁定涉及营商环境的112个部门为评议对象,并在此基础上画好路线图、明确时间表,在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体现人大担当。
一次部署明任务。丰城人大常委会立足系统集成、探索创新,打造监督工作“全链条”,优化营商环境调研与以往常规调研不同,在具体谋划上细化安排、优化流程,贯穿全年开展精深调研。2022年3月,丰城人大常委会围绕调研活动组织召开动员部署会,通报调研目标任务、工作安排和时间节点等情况,重点向涉及营商环境建设的57个服务类部门和84个企业印发重点部门和重点企业调研提纲,将调研指标等项目化、清单化,要求相关部门(单位)明确各自任务分工,先行开展自查自纠,深入分析存在问题,形成自评报告。
一线收集解问题。设立人大常委会主任投诉直通车,选取20家不同规模且具有代表性的企业通过微信、信息、书面等形式直接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投诉,让基层诉求反映和人大监督直达营商环境第一线。收集的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分类交有关部门(单位)办理,并对办理情况进行评议,评议结果向社会公开,同时严格进行跟踪督办,确保情况摸得透,诉求反映到,问题真解决。
帮扶着力 让安心提高实效度
当好“信息员”,政策发布“重透明”。围绕营商环境优化工作,建立与“一府一委两院”横向沟通机制,与上下级人大纵向联动机制,探索建立人大助力营商环境建设“企业反馈机制”,助力企业困难和问题的破解。集惠企政策查询、政策精准推送、惠企政策兑现、政企互动于一体的线上企业服务平台——丰城市亲清在线平台在“赣服通”运行,企业只需登录“赣服通”丰城分厅,进入“企业服务专区”,几分钟就能申领惠企资金。
当好“监督者”,流程再造“重实用”。针对投资商反映项目落地某些环节效率仍有待提高的问题,督促政府和有关部门建立了分级分期项目协调机制,实行市投资促进委员会“一季一协调”、分管副市长“一月一协调”、园区“一周一协调”、项目责任单位“一日一协调”,最大程度保障投资项目高效落地。举办“剑邑商谈”政企对接座谈会20期,解决企业反映问题383个,解决率达94.8%。
当好“贴心人”,服务成效“重满意”。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查找经营主体反映突出的办事慢、环节多、材料多、不合理收费、办事成本高等突出问题,促进政务服务减时限、减环节、减证照、减材料、减基层负担,促进构建高质高效政务服务体系。聘请15名优化营商环境暨“五型”政府建设社会监督员,持续开展营商环境“码”上评,倒逼项目推进慢、服务效率低的部门单位创先争优,提升服务效能。(丰城市人大黄磊、张银秋、张慧兰、陈甜甜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