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审议中小企业促进法执法检查报告时建议

建立健全营商环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浏览字号: 来源: 法制日报  2019年06月29日 08:18:13

    □ 法制日报记者 蒲晓磊

    6月27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情况的报告进行分组审议。

    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的问题十分普遍;营商环境仍有差距;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有效缓解……针对执法检查报告指出的一些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建立防范拖欠账款长效机制

    执法检查报告指出,法律第五十三条规定不得违约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实际上拖欠情况十分普遍,第三方机构法律评估调查反映,超过半数中小企业存在被拖欠账款问题。

    “有的企业负责人说,80%以上的企业都存在拖欠问题,这里既有政府拖欠的,也有大企业拖欠小企业的,还有生产链上下游之间相互拖欠。因为有依存关系,撕不开面子催款,拖欠越积越多,有的企业最终被拖垮甚至被拖死。更让人费解的是,有的企业并不是还不起欠款,而是别人有求于我,不欠白不欠。”徐如俊委员说。

    徐如俊指出,解决拖欠企业应收账款问题要有硬措施,要拿出硬约束。如果任由拖欠传染蔓延,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经营环境、生存环境,毒化社会风气,变成社会公害。

    报告建议,及时总结清欠工作经验,研究建立防范拖欠的长效机制,建议国务院研究制定支付条例。对此,徐如俊非常认可,建议认真重视这些意见和建议,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尽快制定法律法规,拿出解决拖欠企业应收账款的硬约束,为企业创造公平的营商环境。

    陈国民委员建议,国务院相关部门认真梳理研究报告提出的建议,修改完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制度,明确支付链条中各环节的付款条件及流程、相关惩罚措施和保障措施等,解决好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的问题。

    李学勇委员建议,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的各项工作进一步细化、具体化,加快研究建立防范拖欠账款的长效机制,增强可操作性,确保落地见效,实质性降低企业负担。同时,依法加大对侵犯权益行为的打击和惩处力度。

    整治政府失信行为等突出问题

    执法检查报告指出,平等待遇缺乏有效保障,服务支持措施针对性不强,营商环境仍有差距。

    对此,一些委员在分组审议时指出,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罗毅委员建议,围绕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政务窗口质量不高、涉企服务不规范、政府失信行为、涉企服务效能低下等突出问题,抓好集中整治,严肃处理并及时曝光反面典型。加快建立集法院、税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信息于一体的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实现多部门信息互通共享,推动民营企业信息公开化、透明化,维护社会信用秩序。

    李钺锋委员建议,在国家层面建立健全营商环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制度,全面开展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优化提升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李飞跃委员说,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必须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要转变地方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方式,全面提升地方政府管理的法治化水平。

    对此,李飞跃从三方面提出建议:用好地方立法权,应以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为主,辅之以部分必要的规范性文件作为地方在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依据,形成稳定、透明、可预期政策法治环境;要全面加强备案审查。把规范性文件分层次全面纳入备案审查。备案审查很重要,政策法规出台以后合不合法,必须进行备案审查;要建立容错机制。在法律法规不明确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试点,进行探索创新。

    改革利率体系以降低企业成本

    执法检查报告指出,融资促进措施落实不到位,政策效果没有充分释放,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有效缓解。

    融资难、融资贵是长期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老难题。对此,一些委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刘远坤委员直言,我国的存贷利率体系一直以来都是采用低进高出的比例来进行存款、贷款,存款的利率很低,贷款的利率很高,这样的利率体系在世界上是少有的。银行系统在存款的时候利率是1分多,就可以把政府、企业和老百姓的钱存进银行,贷出来的时候基准利率是最低利率,接近5分,但是现实当中没有一家企业能以基准利率拿到贷款,都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很高。

    刘远坤建议,改革我们国家的利率体系,降低企业成本,“要不就把贷款的利率大大降下来,降贷款利率的空间实在太大了,要不就把存款的利率提起来,让企业存款也可以赚点钱,让老百姓存款也能赚点钱”。

    李锐委员认为,应当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促进政策措施。当前银行贷款仍然是中小企业特别是西部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针对中小企业抵质押物不足、申贷获得率不高、短期贷款的还款压力增大等问题,建议相关部门研究出台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无还本续贷等方面的政策规定,同时加大政策落实情况的刚性约束,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问题。

    陈国民委员建议,国务院相关部门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创新金融品种,为中小企业发展不减贷、不压贷、不抽贷,解决好中小企业借贷、还贷、续贷难题;完善金融机构监管考核和内部激励机制,解决好金融机构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问题。

    鲜铁可委员坦言,从执法检查报告中看出,现在各商业银行虽然成立了普惠制金融事业部,但是在实际的金融服务中,许多中小企业仍然感到融资问题未能解决。因此,建议成立专门服务中小企业的专业银行,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有一位中小企业家专门向我反映上述问题,提出上述建议,我也问过,成立这样专门银行跟其他的商业银行有什么区别?他说主要是要制定一些金融上的专门政策,包括金融贷款风险的容忍度、贷款担保资格、贷款利率等方面要与普通银行有一些区别,只有这样才有望从根本上使党中央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促进措施落实到位,使政策红利真正充分释放,使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鲜铁可说。


责任编辑: 王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