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与农村委员会(无模板) > 工作动态

农委调研组赴中国气象局考察指导工作

来源: 中国气象报社  浏览字号: 2012年11月01日 08:24

10月30日,全国人大农委调研组一行到气象局考察指导工作。图为座谈会现场。庄白羽摄影

图为郑国光与王云龙会谈。庄白羽摄影

    中国气象报记者冯君 庄白羽报道 10月30日,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委主任委员王云龙为组长的全国人大农委调研组应邀赴中国气象局考察指导工作。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会见了王云龙一行并举行座谈,中央纪委驻中国气象局纪检组组长、局党组成员刘实,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新文等参加座谈会。

    王云龙说,此次到中国气象局调研,更加切实认识到气象工作重要性,没有一个部门像气象部门一样和每个人密切相关,没有一个领域、部门和个人不关心气象,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和区域不关注气象;气象事业的发展事关国家决策、国际合作以及百姓生活,气象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重要的政治问题。

    王云龙指出,近些年气象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气象部门的工作具有鲜明特点。一是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为农服务工作进行深入思考,值得肯定;二是非常重视法制和法制建设,重视气象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气象事业的依法发展;三是重视先进科学技术在气象领域的推广应用,重视气象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不断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和气象服务水平;四是狠抓队伍建设,形成了专业与业余人员结合、高层次与低层次人员并存的人才梯队;五是注重基层建设,构建气象信息传播渠道,全力做好气象预报服务信息入村入户。

    王云龙强调,制定出台气象灾害防御法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中国气象局要加强与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并尽早启动立法的相关工作,全国人大农委将会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将气象灾害防御法列入全国人大下一个五年立法计划,并全力支持。

    王云龙希望气象部门更加注重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全力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和水平,使气象预报更加精益求精;要加强气象科普工作,让广大群众更加认识气象、了解气象、理解气象;要加强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服务组织体系建设,要以加强县级气象工作为重点、为基点,多思考、多改进,做好乡镇气象服务工作,使气象工作更好地融入经济社会,服务基层、服务“三农”。

    郑国光对全国人大农委的指导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近年来,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效益更加突出,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成效更加显著,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发展加快推进,气象事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气象部门的开放合作成效显著。此次全国人大农委领导前来指导工作,充分体现了对气象工作的重视,这对于推动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事业的依法发展、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气象部门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锐意进取,特别是加快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法立法工作,为气象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和政策环境,推进气象法制工作再上新台阶。

    座谈会上,于新文就气象为农服务与气象法制建设情况作了专题汇报,并对气象灾害防御法立法、加强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组织体系建设提出具体建议。与会人员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贯彻落实、健全气象法制法规、基层气象组织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参与调研的还有全国人大农委副主任委员符廷贵、李成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委副主任委员尹成杰、刘振伟,全国人大农委委员王明义、包克辛、李殿仁、苟天林。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预报与网络司、综合观测司、科技与气候变化司、计划财务司、人事司和政策法规司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在座谈会之前,调研组还参观了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和华风气象传媒集团,对气象事业的发展表示充分肯定。

    据了解,自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国人大农委及环资委加大了对该法贯彻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先后11次(年)与中国气象局联合赴山东、海南、西藏、内蒙古等14个省(区、市)进行执法调研,有力推动了气象事业的依法发展。

调研组参观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庄白羽摄影

调研组参观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庄白羽摄影

调研组参观华风气象传媒集团。庄白羽摄影

编 辑: 王伟
责 编: 余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