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资委赴青海调研三江源生态环保与建设情况
青海新闻网讯 8月8日至14日,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蒲海清、王鸿举、汪纪戎、王庆喜一行26人赴我省就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情况开展为期7天的专题调研。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文虎,省人大环资委、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有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调研期间,调研组不辞辛苦,深入玉树藏族自治州了解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灾后重建中的生态保护建设情况,实地考察了青海湖、贵德县、海晏县等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8月9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强卫,省委副书记、省长骆惠宁,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穆东升,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王小青,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文虎等领导在驻地看望调研组一行,与调研组成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8月13日上午,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召开座谈会,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穆东升主持座谈,副省长马顺清汇报了我省生态保护与建设情况。省财政厅、民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国土厅、水利厅、农牧厅、环保厅、林业厅、三江源办和青海湖景区保护管理局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会。
在听取马顺清副省长的汇报后,调研组成员就青海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并与省领导和相关厅局进行了深入座谈讨论。
蒲海清在座谈会上讲话,他指出,青海生态战略地位重要,直接影响国内乃至世界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青海省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所做出的成绩,对国内乃至世界可持续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强调,要进一步巩固好三江源生态保护的成绩,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分析取得成绩的原因,为进一步做好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蒲海清强调,三江源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困难还很多,生态补偿机制、移民搬迁、后续产业发展等问题还需统筹研究,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政策措施,确保三江源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在谈到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问题时,蒲海清强调,国家已科学划分了四大主体功能区,青海省的大部分地区属于生态功能区。国家研究制定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要与内地其他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有所区别,应该作为一个特殊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以特殊的政策,促使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对于省上提出的意见建议,调研组表示要认真研究,积极向中央和有关部委建议,尽快出台生态补偿机制和其它专项政策,确保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
穆东升在座谈会上讲话,他强调指出,保护和建设好青海的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青海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坚持生态立省战略,着力推动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要紧紧抓住国家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各项决策和部署,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要加快推进以三江源、青海湖流域为重点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使我省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上一个大的台阶,努力把我省建成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调研组成员心系青海发展,在调研期间以电话方式多方联系,支持青海的发展。调研组成员、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王鸿举在调研期间向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介绍了青海在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存在的困难。为了支持三江源生态移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重庆市将从明年开始每年拿出一笔资金,培养我省少数民族学生。(作者:毛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