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代表团建议科学开发“黄金水道” 提升长江中游通航能力
“长江是横贯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水运大通道,也是沿江省市发展临港经济、打造内河流域经济带。”3月12日,中国江西网特派记者获悉,江西代表团以代表团名义提交建议,建议国家科学开发"黄金水道",提升长江中游通航能力,加快流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长江沿岸港口功能布局的优化与完善。
通航压力大 严重制约流域港口作用的发挥
近年来,虽然国家对长江航道进行了工程整治,航运条件明显好转,但随着三峡水库175米蓄水的持续影响,航道河床演变加剧,长江中游经济快速发展对长江水运的依赖不断增强,导致航道深水岸线资源日趋紧张,通航压力明显加大。
特别是九江,作为江西唯一的沿江临港城市和全省唯一纳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地市,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重要支点城市,航道通过能力不足、港口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九江港作为国家对外开放一类口岸和国家级主枢纽港口作用的发挥。
建议科学开发“黄金水道” 提升长江中游通航能力
江西代表团认为,科学开发“黄金水道”,提升长江中游的通航能力,有利于促进长江中游中部地区在承东启西中加速崛起,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有利于发挥航运优势,加快建立以水运为主导、公路为基础、空运相辅助、江海河贯通、水陆空配套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打造长江航运大动脉。
为此,江西代表团建议,尽快实施安庆-武汉段长江干线航道6.0米深水航道建设。提高航道整治标准,全面系统的开展综合整治,辅以航道清淤、疏浚等手段,加快实施安庆-武汉段长江干线航道6.0米深水航道建设,与长江下游深水航道实现对接,增强江海联运能力,实现5000吨级船舶常年通航,合力提升长江中游的通航能力。
建议加大支汊的开发利用力度。长江中下游,分汊河段较为普遍,洲滩较多,有很多支叉具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恳请国家相关部委开展专题调研,对具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的支汊,开辟为公用航道,满足部分船舶的航行靠泊要求。同时,兼顾“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岸线使用原则,增加岸线的供给量,下放支汊洲滩岸线的审批权限,激发企业投资开发热情,提高支汊岸线的利用率,缓解长江主航道通航压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建议建立长江中游锚地 加强航道维护管理
江西代表团指出,随着长江中游沿江经济的快速增长,沿江航行船舶数量不断增大,停港、待港的船舶也随之增多,由于锚地、航道配套设施等建设没有满足船舶流量大幅增涨需求,导致部分船舶不能有序停靠,占用通航水域停靠,通航保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同时,由于长江两岸多属不同的行政区划,由单方协调建设锚地难度较大。
针对这些问题,江西代表团建议:恳请由长江航运主管部门统一规划,统筹长江中游的锚地建设;加快航道信息化建设水平,建立智能航道系统;加强航道维护管理船艇、趸船、基地等的配套设施建设,强化航道保护专业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