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安徽改革发展好声音--安徽代表团开放日侧记
安徽团开放日吸引71家境内外媒体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
俄罗斯阿尔法电视台记者提问
中安在线讯 3月6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向境内外媒体开放,共吸引了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香港文汇报、英国金融时报、路透社、俄罗斯阿尔法电视台等71家中外媒体的120名记者进入代表团会场采访。
在近一个小时的开放时间内,记者们就安徽如何深化改革、如何处理皖西大别山区的发展与保护以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提问。张宝顺、王学军、詹夏来、张韶春、许继伟、张祥安等全国人大代表回答提问。
通过改革创新为安徽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人民日报: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想问一下新的一年,安徽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如何体现一个“创”字。
张宝顺:作为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和一个创新资源大省,安徽在改革创新方面有传统,有基础,更有需求。今年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核心思想,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民营经济为重要驱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要坚持创新驱动,以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为战略机遇,以合芜蚌实验区为战略平台,推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坚持创业富民,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从金融支持、用地保障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高效服务,着力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要坚持创优作风,营造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着力增创发展的新优势。
使农民公平获得更多的财产权利
英国金融时报: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安徽省率先出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的计划。想了解一下,目前计划的进度如何?这个计划目前在20个县推广,从安徽省这个试点中可以总结出什么样的经验推广到其他省市么?
王学军:安徽省采取五个“完善”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一是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稳妥地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以此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但是关键点一定要突出,不能盲目流转。二是完善新型农村经营体系,突出抓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探索建立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合作社为纽带,以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为基础的产业联合体。三是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体制,解决好在农村存在的若干个“最后一公里不到位”的问题。四是完善农村服务体制,创新金融为农服务的做法,大力推广城乡同等化金融服务。五是完善农民权益保护制度,同时探索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使得农民公平分享土地的增值收益,获得更多的财产权利。
安徽的汽车企业有意“扎根”俄罗斯
俄罗斯阿尔法电视台:去年俄罗斯总理访安徽后,请问安徽有哪些与俄罗斯合作新举措?俄罗斯方面有意与安徽方面共创中俄汽车产业合作新辉煌,不知安徽省方面是否有相同意向?
詹夏来:近年来,安徽省政府俄罗斯地方政府交流合作不断深化,特别是与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合作。安徽有七千万人口,很大的市场,欢迎俄罗斯企业来安徽开拓市场,安徽有良好的工业基础,规模以上企业有1万5千多家,有很多企业希望到俄罗斯发展,都支持把产品卖到俄罗斯,也希望到俄罗斯建工厂。因此合作路径是以政府推动、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支撑,稳扎稳打,争取做一件成一件,注重实效。
“限制开发”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去年12月4日,安徽省政府正式印发了《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这是安徽省历史上第一部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其中,经济发展较慢的皖西大别山区被列为重点生态保护功能区,属于限制开发区域,安徽将如何处理这一地区的发展与保护问题。
张韶春:虽然是限制开发区域,但是在规划和政策中支持这些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资源环境可以承载的一些特色经济和适宜产业。在编制讨论过程中,也预留了一部分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空间。今后随着国家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和生态补偿机制的逐步建立,支持的力度会越来越大。到那时我们就能够真正感受到生态的优势就是竞争的优势,金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限制开发不是为了限制发展,而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农村改革早改早主动,早改早得益
香港文汇报:滁州小岗村是农村改革发源地,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农村土地流转有序顺畅进行?
张祥安:滁州市凤阳县是安徽省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之一,滁州其他的县市区参照凤阳做法全面推进,土地的确权登记办证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早改早主动,早改早得益,因此我们要求今明两年全市所有县市区土地确权办证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至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目前主要是在规范上下功夫,我们从五个方面规划土地流转,一是主体审核,二是规划交易流程,三是规范合同文本,四是履约监督,五是规范退出机制。(北京报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