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大会新闻 > 代表活动

人大代表包景岭:民众对PM2.5治理的认识有误区

来源: 中国网  浏览字号: 2013年03月11日 15:31

人大代表包景岭:民众对PM2.5治理的认识有误区

  包景岭 资料图

  中国网3月11日讯(记者张放)在今年的两会召开期间,雾霾天频发。面对着越来越多的空气污染现象,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环保局总工程师包景岭指出,《大气污染防治法》急需修订,同时应该针对PM2.5等污染物防治订立专项条款。

  包景岭指出,今年以来,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的PM2.5值都曾超标。“虽然这有天气的原因,但是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包景岭说:“有研究成果显示,在天津出现高浓度PM2.5值的时候,其中二次污染物占的比例高达50%—60%。”

  据官方定义,二次污染物是指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还强。

  包景岭说:“因此我们在防治空气污染时,不仅要注意一次污染物的治理,也要关注二次污染物形成的前期过程。”

  包景岭指出,民众对于PM2.5的治理是有一些误区的:“治理PM2.5需要一个的过程,而现在大家追求的都是一个快速的结果。我是一个科研人员,了解我国对PM2.5的研究才刚起步。要知道美国花了20多年才解决这个问题。”

  “人们对于雾霾的了解也不够全面。有报道称,‘雾霾未散,沙尘又至’。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相互比较。”包景岭说。

  最后包景岭指出,降霾需要采取一系列紧急治理措施,而从长远来看,法律的完善是非常有必要的。除了对于PM2.5订立专项法律条款,还要发起对细颗粒污染的专项研究。这样,才有利于在京津地区开展防治工作。

编 辑: 张晓霖
责 编: 张晓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