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大会新闻 > 代表活动

新兴产业 不能“未老先衰”

来源: 经济日报  浏览字号: 2013年03月09日 08:56

  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但产业发展良莠不齐、重复建设导致产能过剩等问题令人担忧。

  拿光伏产业来说,国内90%以上的多晶硅企业去年以来陷入停滞之中。恶性价格战导致LED照明行业20%以上的企业倒闭。新兴产业如何才能打破一哄而上、产能过剩、核心技术缺失的怪圈呢?

  全国人大代表、锦州阳光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文华认为,应尽快出台太阳能光伏行业准入条件,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相关部门要强化产品监督和检查,通过优胜劣汰压缩产能。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刘志彪认为,地方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过程中,不仅要明确扶持的产业门类,更要鲜明指出政府严格限制发展什么。对新进入企业要从规模、投入产出比等方面设定较高准入标准,减少和避免一哄而上的乱象。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科技厅厅长李兴华指出,发展LED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受制于人。广东省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共同攻克LED核心技术,开发关键设备。通过实施创新型企业“院线”提升计划、制定和实施企业创新路线图、建设民营科技企业数据库和创新平台等措施,培育出了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龙头创新型企业,专注于LED应用技术的研发及自主创新,形成了立体化的核心竞争力。

  经验教训证明,一旦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注意力都被某个或某几个热点新兴产业吸引,就会造成投资过度、产能过剩和盲目重复竞争。要解决一哄而上和无序上马的问题,必须切实提高地方政府的产业发展规划质量,优惠政策要重点向研发环节倾斜,避免以产能规模为标准进行支持的思维惯性。(秦海波)

编 辑: 张晓霖
责 编: 张晓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