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代表彭伟平携幼子参加两会
3月2日,全国人大代表彭伟平(右)在驻地学习会议材料,她的丈夫索磊在一旁照顾7个月大的孩子。从“最美孕妇”到“中国好人”,从“安徽省道德模范”到“2011—2012年度中国十大最美公民”,在彭伟平看来,这些都不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更让她感到意外和高兴。新华社记者杜宇 摄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刘美子)从“最美孕妇”到“中国好人”,从“安徽省道德模范”到“2011—2012年度中国十大最美公民”,这些赞美和荣誉的获得,在彭伟平看来,都不及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更让她感到意外和高兴。
“跟做梦一样,到了北京还感觉不太真实。”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灵璧县高楼村村民彭伟平一下飞机就吸引了大批媒体的关注,经过全国人大批准,彭伟平带着儿子和丈夫一起进京参加两会。
2日晚上,记者来到房间采访彭伟平时,她正准备起草议案,她的丈夫索磊正在一边哄着哭闹不停的儿子。“孩子七个月大了,还没断奶,很黏我,特别是到了晚上。”彭伟平说,这次出发前,儿子突然生病了,本想请假,但是因为这是自己第一次参会,不想缺席,于是试着向全国人大递出申请,带孩子一起来,没想到被批准了。
也许是因为自己当初身怀六甲时舍身救人,原本怀的是双胞胎的彭伟平,最终只保住了这一个孩子,所以她对儿子格外疼惜。
2012年6月6日中午,彭伟平正在家中休息,突然听见有人喊“有孩子掉到水里了,快救人”,当时已身怀六甲的她丝毫没有犹豫,纵身跳入2米多深的塘水中施救。
“我看见那个孩子已经嘴唇发紫脸色发白,只知道再不把她救上来,就麻烦了。”彭伟平说,她12岁那年溺过一次水,从此对水产生了恐惧,但是那一刻,她的脑子里只有一片空白。
3月2日,全国人大代表彭伟平在驻地房间照顾孩子。从“最美孕妇”到“中国好人”,从“安徽省道德模范”到“2011—2012年度中国十大最美公民”,在彭伟平看来,这些都不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更让她感到意外和高兴。新华社记者杜宇 摄
不谙水性的她拼尽全力将两岁的落水幼童举出水面,孩子最终得救了。彭伟平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被人们称为“最美孕妇”,并在当月被评为“中国好人”。
去年11月,彭伟平参加了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今年刚过完年,她接到了当选的通知书。“意外、激动,当选的消息一下子传开了,那几天家里比过年还热闹。”很快,彭伟平就从兴奋中感到了压力。
“虽然我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但是我知道全国人大代表意味着什么,那是一种责任,是要我们把基层老百姓的心声带到会上去的。”彭伟平说,既然当选了,就要做好,绝不当“摆设”,这是她对自己的要求。
为了更好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彭伟平上网查资料,学习如何履职、如何调研。她用了十天的时间,走访了周边六七个村子,搜集民情民意。为了听到最真实的声音,她自己挨家挨户找乡亲们聊天。
记者看到,彭伟平的桌子上摆放着《人大代表履职手册》等学习资料。
“我今年准备提关于留守儿童的议案。”彭伟平说,由于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安全问题在农村地区十分突出。希望能引起国家重视,给农村地区建设公办的寄宿学校,让留守儿童得到更好教育。
“基层代表在履职、建言的方面经验少,但是对于基层生活的感受深。我准备把议案写好以后,交给有经验的老代表帮我把把关,争取让国家听到我们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