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代表团主页 > 澳门 > 新闻报道

拱关专道冀扩及中学师生

来源: 澳门日报  浏览字号: 2013年03月16日 08:57

刘艺良(左)、李沛霖。

  刘艺良李沛霖联倡拓受益范围

  拱关专道冀扩及中学师生

  澳区全国人大代表刘艺良、李沛霖联合建议,将珠澳、深港有关口岸十四岁以下“学童专用通道”的受益范围扩大至十四岁以上的中学生及澳门教师。

  学童专道备受赞誉

  刘艺良、李沛霖指出,在公安部去年元旦起施行的十二项便民服务措施中,有一项是“开设边检专用通道,便利往来深港、珠澳间的走读学童出入境。”根据这项政策,每天上下学高峰期间,边检机关在毗邻港澳的珠海拱北口岸及深圳罗湖、皇岗(含福田地铁)、深圳湾、文锦渡、沙头角等口岸为往来珠澳、深港间的十四岁以下走读学童开设“学童专用通道”,保障走读学童便捷、安全出入境。该措施极大便利了居住于珠海、深圳需要往澳门、香港上学的学童,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誉。

  目前,随着珠澳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密切,每天往返珠海与澳门间的走读学童数量与往年相比增幅较大,走读学童已成为拱北口岸早晚出入境高峰期的一个重要出入境群体。拱北口岸的开关时间为早上七时,由于居住于珠海但需前往澳门工作、上学的人群数量庞大,造成每天上午开关后拱北口岸出境旅客量十分拥挤,甚至由口岸广场都难以进入出境查验大厅,且候检时间较长,对需要准时到达学校的十四岁以上中学生和有关的澳门中小学教师造成严重影响。

  教师兼可照护学生

  据澳门中华教育会和相关澳门师生及家长反映,十四岁以上中学生由于不符合使用“学童专用通道”的条件而需要与普通旅客一起排队轮候,造成其早上通关耗费大量体力、精力及经常迟到,居住于珠海的澳门学校教师本应比学生提早抵校备课及迎接学生,但亦同样面临迟到的困扰。鉴于这两个群体的特殊性,两人联合建议相关部门从支持青少年成长的角度出发,将有关口岸的“学童专用通道”改为“师生通道”,将其受益范围扩大至十四岁以上中学生及澳门学校的教师,并凭有效出入境证件及学生证、教师证使用通道,以进一步方便跨境学生便捷、安全上学,而允许教师使用此通道出境不仅便于其准时到校迎接学生、准备教学,还可以对使用通道过关的未成年学生给予照护。(黄炜熊)

编 辑: 孟玉
责 编: 孟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