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区六人代肯定国家反腐决心
贯彻“十八大”精神,国家政治换新风。
六位澳区全国人大代表联合建议强化廉政建设
澳区六人代肯定国家反腐决心
倡从法律监督教育着手强化廉政建设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澳区全国人大代表李沛霖、刘艺良、姚鸿明、崔世平、梁维特、陆波肯定国家的反腐决心,联合建议国家应从法律、监督、教育等多方面着手,强化廉政建设。
拥权者钻法律漏洞
李沛霖、刘艺良、姚鸿明、崔世平、梁维特、陆波的建议提到,反对贪污腐败,加强廉政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坚定立场。二○一○年底公布的《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更是首次较全面、系统地向国内外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坚决反对腐败,加强廉政建设的基本情况;第一次全面论述了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关系国家发展全局、关系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关系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的重要性,同时强调了坚决惩治腐败和有效预防腐败、大力加强廉政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
可是,中国的贪污腐化现象仍十分严重。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如何合理分配经济成果,让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分享国家经济发展的利益,是中央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的民生大事。由于国家各级各类机关中一定数量的拥权者,为达成各种私欲,利用现行法律的漏洞与制度的不完善,贪腐成性,肆意侵吞国家财产和危害社会大众的利益,广大人民已到了难以容忍的地步。
推行法治约束权力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今年初在中纪委全会上强调“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同时要加强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并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工作作风。”从中央再次重申反腐立场与近期一连串的行动可见,国家具有很大的廉政建设决心。但要真正取得更大的成效,避免“亡党亡国”,就必须将反腐工作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制约权力,标本齐治。
为强化廉政建设,六人建议:一、坚决推行法治而不是权治。贪腐的存在源于权力失去约束,而权力的拥有者和支配者是官员,贪腐泛滥而且遍布各个领域,是由于管理的不力和管理的不善,是由于社会大众和法律失去了它应有的有效监督和合理约束官员的权力,所以,必须及时全面检讨和修订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体制与制度,用真正的法治来作为反贪腐的最有力、最有效的保障。
推行公仆申报财产
二、及早在全国推行“公务员个人财产申报法”。只有建立阳光政府,加大施政透明度,让公务员的收入置于公众眼皮下,监督才有力。申报人应包括在职和已退休若干年内(按国家实际情况而定)的国家公务员,申报的财产应包括境内外之房产、股票(现值)、现金、古董(估价)等;县、处以上的公务员必须在附栏如实填写其子女的财产状况。
三、认真有效监督一把手。要有效防治腐败,反对特权思想、遏制特权现象,反腐倡廉之工作就必须从一把手抓起,尤其要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施政行为公开制度,改变对一把手监督缺位、监督乏力的现状,让导致绝对腐败的绝对权力没有生存的土壤。而且,对违反党纪国法之“大老虎”要狠下决心坚决打掉。
学校加强廉洁教育
四、廉洁意识从娃娃抓起。制订廉洁意识的宣传和教育的长期方案,让相关教育进入学校,从小孩子抓起,让反腐倡廉的氛围和监督官员的行动从校园开始,再扩至全社会。(黄炜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