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代表团主页 > 甘肃 > 新闻报道

践行司法为民 服务永无止境

———访全国人大代表、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梁明远

来源: 甘肃日报  浏览字号: 2013年03月14日 09:19

    3月10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就过去五年工作分别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报告。

    “我认为今年‘两高’报告内容充实,涵盖司法工作方方面面。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司法为民’贯彻始终,成为最大的亮点。”全国人大代表、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梁明远说。

    五年来,各级法院在司法为民上下功夫,不断丰富内容、创新方式,完善工作机制,使得人民群众离法院更近,对法院和法官更加放心、更加信任。

    “广大法官只有增强对人民法院人民性的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实践认同,不断改进和强化司法为民各项措施,才能使各项工作更加符合民情、体现民意、保障民权,才能使法院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拥护和支持,才能使人民法院司法事业衍生出强大生命力。”梁明远说。

    过去五年,甘肃法院积极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强化和谐司法理念,提倡法官不仅要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法律纠纷,更要化解矛盾、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案结事了;提倡走下法台、深入群众,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认真倾听群众诉求,积极沟通权利诉求的法律解决方案;提倡改变坐堂问案、消极诉讼的作风,把法庭开到田间炕头、工厂社区、山区牧场,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认可度,涌现出了一批如崔正涛、张世栋等植根群众当中、知民间冷暖、懂社情民意的优秀法官代表。

    梁明远说,五年来,全省法院大力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全面落实司法为民、便民、利民措施,实行诉讼引导、法律咨询、风险提示、指导举证等“一站式”服务,加强“立案信访窗口”建设,全省有16个法院的窗口建设受到最高人民法院通报表彰。同时,加大调解力度,加大远程立案、巡回审判、就地开庭工作力度,方便群众诉讼,减轻当事人诉累,全省法院一审民商事案件调撤率逐年上升,2011年达到68.95%,在全国排名第7位。

    梁明远说,2008年以来,甘肃法院切实加大执行力度,集中开展清理执行积案、反规避执行等活动,有效防止“司法白条”,在全国“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中,全省未执结案件全部得到清理,4项主要指标达到100%,重点执行积案的执结率与全国4个高级法院并列第一,委托执行积案的综合指标在全国排名第五位,在西部11个省区名列第一。

    司法为民,要有坚实的基层基础的支撑和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梁明远说,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精力向基层集中、政策向基层倾斜、力量向基层加强、工作向基层贴近”的原则,努力夯实法院工作根基,推动全省法院工作全面协调发展。狠抓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建设,全省法院共争取到审判法庭新建、续建国债项目53个,已建成28个;争取到人民法庭国债项目313个,已建成294个,“两庭”建设规模达到79万平方米。同时,从业务能力、用人机制和人文环境建设入手,着力提升队伍能力素质水平。五年累计培训法官9100人次,基本实现了对全省法院干警的普遍轮训;广泛开展岗位练兵、庭审观摩、案例评析等活动;公开招录1038名工作人员夯实基层一线的审判力量。省法院连续四年面向全国公开选调优秀年轻干部,从中基层法院遴选干警,35岁以下干警比五年前增加136%,硕士研究生增加到2008年以前的4倍,引进博士研究生4人,实现零的突破。

    “正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全省法院工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同。”梁明远说。

    2012年,在全国法院案件质量效率评估通报中,甘肃法院有11项指标优于全国平均值,排名前15位。结案率位居全国第4位,调解率排名第7位,生效案件改判率排名第9位。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批示中全面肯定了甘肃法院工作,认为甘肃法院在审判执行、审判管理、司法工作机制改革、队伍建设、基层基础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新成效。在今年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通过率达到96.3%。

    “五年的司法实践证明,法院只有俯下身去为人民,用对待亲人一样的感情和方式提供司法服务,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梁明远说,“司法服务群众永无止境,只有保持一颗为民的心,坚持走为民的路,群众才会越来越信任,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记者 白德斌)

编 辑: 李恩正
责 编: 余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