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心竭力 为重庆人民代言
韩德云(巨建兵摄)
郭向东(巨建兵摄)
沈金强(巨建兵摄)
刘希娅(巨建兵摄)
据统计,每50余万重庆人里,才能选出1名全国人大代表。在最高权力机关,他们如何代表重庆人民履职?3月13日,4名全国人大代表向记者讲述了履职感受。他们分别是连任3届的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郭向东,以及新当选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沈金强、刘希娅。
韩德云:履职11年,提出300多条建议、议案
韩德云连任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11年,长期关注立法和民主法治建设。
韩德云是索通律师事务所的执行合伙人,据了解,这家律所有一个工作小组,负责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法律遗漏问题整理出来,作为韩德云提出建议、议案的素材。
韩德云曾在国外留学,他立足于从不同的人文背景分析立法的意义。例如在此次会议上,韩德云提出了在《刑法》中完善“虐待儿童罪”立法。
“孩子既是家庭的,更是社会的。中国的家长认识不到,体罚儿童就是侵犯孩子的人权。但在美国,打孩子耳光是违法的。”韩德云为此建议,完善法律,保护儿童。不管是幼儿园教师还是家长,都不能虐待儿童。
据统计,11年来,韩德云共提出建议、议案300多条。特别是对《劳动合同法》、《食品安全法》提出的建议,多数被吸纳。
履职感言:人大代表提建议、议案要公私分明。我当代表以来,没有代理过具体案子,也没有为私事反映过任何问题。
郭向东:咬定目标不放松,直至有结果
与韩德云一样,郭向东也是连任3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履职11年。
不同的是,郭向东在履职中,注重确定一个主要目标,通过连续提出建议,直到推动该领域工作有一定改善为止。
在担任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期间,郭向东针对当时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障的社会现状,连续5年提出“让更多农民工转化为产业工人”、“善待农民工、培育新市民”等建议。在他创办的企业——广厦一建,形成了农民工工作系列经验。
在担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期间,郭向东针对一些民营企业错把搞慈善作为企业主要社会责任,企业内部却出现轻生产、轻质量的现象,提出民营企业要多方面履行社会责任,但民营企业的主要社会责任应该是守法经营、诚实纳税、为社会解决就业,在此基础上,有余力的企业可以参加慈善事业,回报社会。
履职感言:为民代言要有代表性、全局性,不能为一己之私代言,要为选民代言;不能为自己的生意代言,要为民营企业群体代言。
沈金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履职
第一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除了参加大会和重庆代表团各项审议外,沈金强基本没有社交安排,更多的时间,他选择留在自己房间里,反复翻看、学习大会的各种报告和资料。
“以前曾担任市政协委员,这是第一次当人大代表,并且是全国人大代表,意义重大,使命光荣。”沈金强说。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第一次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这让他感到压力很大。
沈金强说,几十万人里选举产生1名全国人大代表,代表聚到一起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大家相互之间不仅可以相互学习履职方式,更可以交流对各种问题的看法,相互启发。
沈金强认为,人大履职程序性强,这需要新当选的代表加强学习,特别是对相关法律的学习,才能做到依法履职。
履职感言:只有善于学习、善于发现、密切联系群众,才能提出更好的建议。今后我将关注人民群众所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认真履职,争取实效。
刘希娅: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均衡、优质的教育
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是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由于长期工作在教育一线,因此,她首先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教育。
刘希娅说,建设美丽中国,无法忽略和回避孩子们的世界。只有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孩子在接受教育中都能获得均衡、优质的发展,才能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出的“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让老百姓满意”的要求。
刘希娅认为,这需要平衡办学体制,激发基础教育活力;平衡师资队伍,建立科学的教师流动机制;平衡课程设置,优化教育载体资源;平衡教育经费,调整投入机制,缩小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基础教育的差距;平衡各教育阶段,优化教育结构。
履职感言:我将持续关注基础教育,提出相关建议、议案,争取与其他同样关注基础教育的代表一起,推动教育公平,让城乡孩子都能享受优质、均衡的教育。 (杨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