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代表团主页 > 广东 > 新闻报道

办工商执照只需半天

来源: 广东日报  浏览字号: 2013年03月14日 14:27

  陈奕威代表。(王辉 摄)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吸取了不少广东的改革试点经验。全国人大代表、惠州市委书记、市长陈奕威深有感触地说,“方案中提到的不少改革,惠州已经先行探索,初见成效。比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过去办一个工商执照要半年甚至更长时间,而香港只要半天,现在我们也可以做到了!”

  他认为,改革的重点不在于合并了多少部门、减少了多少人员,而在于转变了多少职能。机构改革既要“瘦身”,更要“健身”。

  走出“精简—膨胀”怪圈关键在于转变政府职能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机构进行了6次较大的改革,为什么始终没有摆脱机构‘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陈奕威分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往多在政府内部机构设置的加减做文章,而转变政府职能不到位,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缺位同时并存。所以这次改革,要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把不该由政府管的事项交给社会、市场,把该由政府管的事项切实管好。改革要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不仅要提速,更要“转舵”,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营商环境改善,激发社会、市场的活力。

  企业审批大提速行政许可事项压缩67%

  “转变政府职能,首先要在‘放’字下工夫,特别是在‘放宽、放松、放出、放下’方面要做足文章。”陈奕威说,去年惠州完成第五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通过取消、下放、转移,市级仅保留70项行政许可事项,减幅达67%以上。

  “再怎么转,总有转不了、转不出的事项,如何管好这些事项,关键是增速提效。”陈奕威说。2012年,惠州以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试行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分离、注册资本“零首期”、“免验资”、“认缴制”等政策,降低准入门槛;又以网上“注册易”为平台,通过“并联”审批促进流程再造。企业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由原来的80项压缩到36项,审批时限由平均26个工作日压缩到3.9个,提速85%。有些简单的企业登记几个小时就能办妥。“这极大地激发了市场的活力,去年全市工商登记业务67530宗,比增65%,其中新注册企业8546户,七成是在改革措施推出后登记的。”

  陈奕威说,目前惠州已经全面启动投资项目审批改革,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限从原来的260多个工作日减少至54个,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从230个工作日减少至39个,提速80%以上。

  营造透明营商环境80%公共事项网上办理

  “转变政府职能是否到位,改革是否有效,是否得到群众的拥护,关键在于是否营造透明公平的环境,让公众成为最大的受益者。”陈奕威强调。

  他介绍,为全面营造透明公平的营商环境,惠州已经在公共资源交易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现了改革“破题”。2012年新成立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把土地与矿产出让、工程交易、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都放在一个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行管办分离、网上交易,确保公共资源统一进场、规范交易、阳光操作。变“面对面”为“背靠背”,体现了公平公开公正,防止了违标、串标等一系列违法行为,从源头上治理了腐败。公共交易中心成立不到半年,共为财政增收节支近13亿元。“惠州目前正全面加快网上办事大厅建设,2013年6月底前,市直及7个县区90%行政审批,80%公共服务事项将实现网上办理。”

  作为广东省的试点,惠州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构建起拥有近2亿条信用信息的联合征信系统,在全省率先成立信用中心,目的是让每个公民、法人、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都建立一个“信用档案”,让守信者一路畅通,让失诚信的人寸步难行,目前已首先在公共资源交易、现代产业100强、外来工积分入户等领域尝试信用报告制度。(陈枫)

编 辑: 孟玉
责 编: 孟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