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发展 温暖民生
——王文童代表盘点全省财政收支账
图为:王文童代表。(文/图 记者李保林)
我省财政收支情况如何?财政支出,重点用在了哪里?
昨日,记者约访了正在北京出席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省财政厅厅长王文童。
收支数量与质量同步提高
记者:您是全省财政“大管家”,能否介绍一下近几年湖北的财政总体情况?
王文童:先说几组数字吧。从2007年到2012年,全省财政总收入从1115亿元增加到3116亿元,年均增收400亿元,年均增长23%。全省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590亿元增到1823亿元,年均增长25%。全省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从1277亿元增至3802亿元,年均增长24%。
2012年,我省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占比为72.6%。这反映出我们较高的财政运行质量,尤为可喜。
新增支出绝大部分用于民生
记者:公共财政要求“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我省财政在民生方面支出情况如何?
王文童:应该说,近5年来,财政惠民力度前所未有。5年来,全省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等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民生支出达到9602亿元,占总支出的73%。2012年,各类民生支出共计2834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75.3%。从增量看,2012年民生支出增加430亿元,占公共财政总增支额的78.6%,绝大部分新增财政支出用于保民生、惠民生。
2013年,我省将按照10%的标准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继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落实财政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
集中财力助推“一元多层次”战略
记者:财政政策是弥补市场失灵、调节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我省财政将如何作为?
王文童:今年,我省财政将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助推“一元多层次”发展战略。重点支持荆南四河和鄂北调水等水利基础设施、机场和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省级公益性基础设施等事关全省发展大局的重大项目建设。推动襄阳和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大别山革命老区、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秦巴山片区、幕阜山片区、荆州“壮腰工程”等重点区域协调发展。完善激励性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县域“造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