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记:一名人大代表的“节能梦”
“全社会能耗的30%是被建筑耗掉的,而建筑能耗的50%又通过门窗流失的。”3月10日,在和王刚的交谈中,他先为记者算了一笔“节能账”:“采用LOW-E玻璃及相配套的窗框可以节能70%,可以将全社会能耗降低10.5%。”
全国人大代表、金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刚(左)接受专访。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数十年来致力于玻璃产品研发的金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刚带着一个“节能梦”来参加全国两会:整个社会都能用上节能玻璃。
“全社会能耗的30%是被建筑耗掉的,而建筑能耗的50%又通过门窗流失的。”3月10日,在和王刚的交谈中,他先为记者算了一笔“节能账”:“采用LOW-E玻璃及相配套的窗框可以节能70%,可以将全社会能耗降低10.5%。”
王刚口中说的“LOW-E玻璃”是低辐射镀膜玻璃的简称,也是金晶集团从1996年起研发至今的一种“节能玻璃”,节能的原理在于LOW-E玻璃镀膜层具有极低的表面辐射率,对远红外热辐射的反射率很高,具有阻隔热辐射直接透过的作用,冻暖夏凉。
按照王刚的测算,我国目前拥有400亿平米的既有建筑,估计至少约130多亿平米需要进行节能改造。预计到2020年,我国总建筑面积将增加150亿平方米,在北方建筑采暖能耗不增加的前提下,全国建筑电力能耗将增加2300亿千瓦时/年。“如果未来十年增加的建筑都采用节能玻璃门窗,每年可节约用电3500亿度,相当于4个三峡电站的年发总电量。”
让王刚头疼的是,节能玻璃虽好,但是推广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难点就在于节能玻璃的价格比一般玻璃要高,如果开发商在盖楼时用上类似LOW-E的节能玻璃,那将增加每平方米几十元的成本。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王刚带来的建议正是关于节能玻璃的推广:他希望国家能尽快修订完善国家建筑节能标准;对节能玻璃进行一部分补贴,对生产企业减免税收;完善相关法规,强制新建筑应用节能玻璃。
“让LOW-E玻璃走进千家万户,让广大百姓过得舒适,是多少年来我的梦想,也是金晶的梦想。”王刚说。 (盛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