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世礼:对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有足够信心
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世礼接受新华网、中国政府网记者专访
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齐慧杰郭永国)3月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贵州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世礼在会后接受了新华网、中国政府网记者专访。她表示,自己非常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贵州发展的政策将更有利于贵州开展民族工作。
“小聚居、大散居” 贵州各族群众和谐相处
唐世礼介绍,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把贵州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的示范区,这符合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基本方针,也符合贵州的实际。她说,“只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我们国家才能兴旺发达、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作为一名来自布依族的少数民族代表,唐世礼介绍说,贵州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小聚居、大散居”,各民族共同经历了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在各族群众和谐相处、民族团结进步方面是全国做得最好的省份之一,我们对建成这个示范区有足够的信心。”
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世礼接受新华网、中国政府网记者专访。新华网 郭永国 摄
尽一切努力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对生活和成长的那片土地,唐世礼非常有感情,她说,“贵州人会讲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贵州各族人民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化艺术成果,但如果不及时保护和传承,很多东西就失传了,非常可惜。 “贵州省委省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她表示,贵州省出台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条例,今年还准备出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全国两会结束后我们就要回去开会讨论,应该很快就能获得通过”。 “贵州的大节是三六九,小节是天天有”,唐世礼给记者介绍,贵州省定期开展少数民族文化活动,每四年举办一次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和一次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从2006年开始,每年都举办少数民族能工巧匠大赛,举办“多彩贵州”系列文化活动。为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贵州省成立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办公室、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等机构,从人员、资金、技术等方面配套做好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唐世礼说,“我们还专门成立了一个保护水书的工作委员会,从民间搜集水族的水书,翻译后出版,以保留和传承。”
“绝不能断了子孙后代的路”
唐世礼说,贵州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是40%,但是因为自然环境的特点,土层薄,易发生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生态基础比较脆弱,所以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她说,“我们现在的目标是每年提高森林覆盖率一个百分点”。贵州省人大专门制定了保护环境的条例,去年颁布了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对于黔东南地区还出台了森林保护条例。唐世礼说,“只有实现生态平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能因为一时的利益,断了子孙后代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