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 大会新闻 > 代表之声

南存辉建议在温州率先成立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

来源: 法制网  浏览字号: 2012年03月09日 14:44

  全国人大代表、正泰集团公司董事长南存辉3月8日提出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允许在温州金融改革综合实验区成立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按照公司法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民主管理,依法纳税”,由当地龙头民营企业作主发起和控股,吸纳民间资金而成立,其经营管理权不受任何政府部门的干涉和控制,完全由银行自主决定,体现民有、民治、民责、民益四大特点。

  南存辉说,以创建温州金融改革综合实验区为契机,放开金融业对民营资本的机构准入,依法成立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对推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实体,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落实“新36条”,放活民间资本,支持民营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南存辉说,设立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有利于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实体经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他说,我国企业以向金融机构间接融资为主,长期以来金融资源向大中型企业集中倾斜。全国工商联《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调查报告》中的数据显示,90%以上的受调查民营中小企业表示,实际上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全国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在过去三年中有62.3%的融资来自民间借贷。在温州地区的调查也显示,大企业贷款发放率达96.5%,分别比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高出21.3和33.1个百分点。

  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关键在于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结构单一,竞争不足。为数不多的几家民营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致力于服务实体经济。以正泰小额贷款公司为例,信贷资金100%投向实体经济,完全不涉及房贷按揭、股市理财和金融衍生交易类表外业务。但“只贷不存”的政策规定,让小贷公司“有心放货,无力融资”。用孟加拉“穷人银行家”尤努斯访华时说的一句话,等于“锯了小额信贷的一条腿”。温州现有的26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总计69.2亿元,贷款余额106.4亿元,仅占全市贷款总规模6433.13亿元的1.6%,改善信贷资金流向的能力非常有限。

  社会资本脱实向虚,容易形成周期性波动。去年下半年以来,温州金融市场上出现了利率上浮80%-100%、搭售各类理财产品、贷款与咨询收费挂钩等现象,使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大幅上升。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根本上还要靠深化金融改革,允许更多类型的市场主体参与竞争。建立民营银行,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国有银行垄断的局面,形成国有金融与民营金融、大型的金融机构与众多中小型金融机构竞争共存的新局面,从而改变实体经济结构与金融组织体系结构的不对称服务,让每一个中小企业都可以对号入座,门当户对,找到一个合适的“婆家”。

  南存辉说,设立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有利于金融业服务中小企业和“三农”。他说,民营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截至2011年,全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已超过9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3600万户,民营经济提供了全国60%以上的就业岗位。在温州等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民营经济解决了90%以上的就业问题。

  现有民营金融机构机制灵活、审批便捷,能够最大限度地为中小企业和“三农”客户节约时间和成本。如正泰小额贷款公司,专注于大中型银行“不敢、不能、不愿”做的单笔5千到50万元以下微小贷业务,创新出应收帐款质押、农户联保、“母猪质押”等为中小企业和农户量身定制的信贷品种。实现了老客户贷款立等可取、新客户审批手续24小时内完成。

  依法取消对民营金融机构的规模限制,允许发展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有助于缓解“三农”融资难,有助于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支持中小企业渡过周期性困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南存辉说,允许发展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有利于规范民间信贷,加强金融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他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累了丰富雄厚的民间资金,仅温州就有6000亿的民资在体外循环,到处“游走”。一边是民间资本投资无路,一边是广大中小微企业融资无门。这种尴尬境地,直接导致了部分地区民间借贷的混乱局面,导致了去年以来少数企业主因资金链断裂而“跑路”、“跳楼”等现象,加剧了实体经济的困难。

  温州各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拥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商业信誉,在与当地中小企业长期互动中,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知识信息和风险控制经验。由此类龙头企业出资组建股份制商业银行,能够有效“收编”并逐步引导温州民间资本纳入现代征信体制,实现对民间资本的依法调控和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促进本地金融市场走向规范化、法制化、阳光化,成为连接民间资本与实体经济的桥梁。(法制网记者 陈东升)

编 辑: 丁玲
责 编: 丁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