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润成:检察机关加大力度预防职务犯罪 为教育事业保驾护航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教委主任靳润成。汪文涛/摄
正义网北京3月8日电(记者汪文涛)“检察工作绝对不是单纯的‘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我觉得检察机关的执法充满了人性化,这是我近年来与检察机关打过交道后最真实的感受。”
说这话是天津市教委主任靳润成。8日上午,记者在天津代表团见到这位全国人大代表时,他讲起了一个故事。
早在靳润成任天津师范大学校长时,他与检察机关打起第一次交道。据靳润成回忆,早些年,师范类院校在对学生的收费很少,学费比较低,国家会进行大量补贴,但条件是“国家培养一个学生成为教师后,这个学生至少从事教师职业5年”。“也有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当老师,去福利待遇更好的单位,在过去,学校会收不当老师的学生一笔‘出口费’,以补偿国家相关的培养费用。”靳润成说。
随着教师人才的饱和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突出,国家开始提倡为大学生提供多种渠道就业,最后直接取消了师范院校收“出口费”的规定。
就在这个转型期内,天津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仍收取了“出口费”,由于教师流动量大,“出口费”没能每天一结,来不及及时上交学校财务,后被人举报存在“小金库”问题。
“检察机关介入后,并没有机械地执法。在帮我们治理完小金库后,检察机关还专门发出了检察建议,使我们认识到‘小金库’容易成为集体腐败的温床,并帮我们从制度上加强监督。”检察机关的实际行动让靳润成感觉到,检察机关并非一味“打击犯罪”,更多的是“预防腐败、保护干部”。
上任天津市教委主任第二年,靳润成接到好几个不同学生家长的来信,反映“学校校服贵,服装质量差,怀疑校服采购有问题”。
“天津市有上百万中小学生,而每个学校校服又不同,学生家长怀疑如此大宗的采购又有问题,这个事情弄得教委很头疼。后来我征求检察机关意见,天津市检察院于世平检察长给我支了一个招——纳入政府采购。”靳润成告诉记者,后来,市教委下发了一个通知,凡是校服的采购,必须纳入政府采购。“这样,校服的价钱也合理了,学生家长意见也平息了。”
靳润成介绍,教育系统和检察机关在天津目前已经实现了“良性互动”。 “我们现在每个季度都会请市、区检察机关的检察官来讲课,听课的对象都是教育系统里掌握着后勤、基建、采购等权力的干部,针对性很强。检察官讲课前会了解教育行业最新的行情,精心备课,大家听到心坎里去了。”
互动是双向的
“天津市检察机关的领导,也特别重视发挥教育界、高等院校对检察官法学理论、法律素质的提升,我们一些高等院校的法律院系也承担着对天津市检察人才的培养计划。”靳润成说,良性的互动结果很明显,教育系统人士看到检察官不再有陌生、神秘的感觉,而检察官也表现出了很谦和、理性的本色。
“按照总理政府工作报告要求,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要达到GDP4%,这意味着天津市将有430亿投入教育,这个数字就非常大,在教育系统的一些关键环节上,我期待检察机关能够加大职务犯罪的预防力度,为教育事业一路保驾护航。”采访结束之际,靳润成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