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全国人大代表韩学键:构筑大庆新优势 创造幸福新生活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4日讯(记者 倪伟龄)“两会”期间,围绕大庆市“十二五”规划,就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注民生幸福等问题,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委常委、大庆市委书记韩学键。
韩学键书记说,大庆“十二五”规划,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贯彻省委“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战略部署,全面实施“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推动大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大庆市“十二五”的奋斗目标是,提前五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让发展基础更坚实,让人民生活更幸福。
韩学键说,首先要让发展基础更坚实。“十二五”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全省领先。其次,基本实现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非油经济比重达到60%,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再就是要打牢产业、市政、人文、体制基础,接续产业持续壮大,城市品位全面提升,文化特质愈加鲜明,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大庆要基本实现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城市形态、人民生活、社会建设“五个跨越”,让发展成果普惠民生,使社会更加公平、更加和谐。
让人民生活更幸福是“十二五”期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韩学键说,要让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人民生活质量走在全国前列;要创造新的生活环境,使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城更美,城市更加宜居;要有新的生活品位,群众多层次的物质需求和多维度的精神需求得到有效满足;要有新的生活方式,消费、休闲、娱乐方式时尚健康,使市民享受现代生活;要有新的生活秩序,城市公共服务规范有序,使人民生活便捷高效;要使社会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感受到生活在大庆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韩学键说,大庆市实现上述目标,主要突出五大任务:
一是创建百年油田。坚持“发展共谋、责任共担、城乡共建、稳定共抓”方针,全力支持油田企业打好新时期高科技新会战,保持原油4000万吨稳产。
二是壮大接续产业。按照省委打好产业项目“三年攻坚战”要求,全力实施“5·10·15”计划,集中打造5个销售收入超千亿的集群产业、10个销售收入超百亿的重点产业和15家营业收入超百亿的骨干企业,着力构建石化、汽车、现代装备、现代服务、绿色棚室、农牧产品加工、新材料、新能源、旅游、生物十个产业新优势,全面筑牢产业基础。
三是打造宜居城市。坚持“生态、自然、现代、宜居”理念,开发庆南、庆北新城,建好庆东、庆西新城,统筹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建设“石油工业城、北方水韵城、草原风情城、科技创新城、百业兴旺城”。从城市经济、市政、社会、人文、生态五个方面着手,加强现代城市管理,加快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巩固全国文明城、国家卫生城、国家环保模范城“三城联创”成果,抓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十项”工程和绿化、净化、美化、亮化、硬化、畅通“五化一畅”,建设宜居家园。
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着眼抓好粮袋子、菜篮子、油瓶子“三大工程”,建好百亿斤粮食生产、优质安全牧业、绿色无公害食品、特色旅游观光农业“四大基地”。统筹抓“双十”工程,保障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重点抓棚室经济,建设7个特色基地、60个千亩园区,构建“四纵两横”棚室经济新格局,打造东北最大、全国一流的棚室果蔬生产基地;继续抓基础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确保粮食持续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社会持续稳定。
五是构建和谐大庆。着眼群众民生梯次需求,对困难群体侧重满足基本民生,对中间群体突出建设小康民生,对全体市民努力发展现代民生,构建“定位更高、覆盖更广、内涵更多、惠民更实”的“大民生”工作格局。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打造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生态和美的“五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