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 代表团主页 > 贵州 > 代表审议

吴晓灵:财政预算不妨多听专门委员会的意见

来源: 正义网  浏览字号: 2011年03月08日 10:29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庄永廉/摄

  审查预算草案,是每年全国人代会上代表们的一项重要工作。每笔钱该怎么花,花到哪去,代表们都颇为关心。

  令代表们欣喜的是,2010年,共有74家中央部门向社会公开了部门预算收支总表和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这意味着,171家中央部门近半向社会“摊开”了自己的“账本”,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对这一点,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代表给予充分肯定。

  3月7日下午,在梅地亚中心举行的记者采访会上,在回答本报记者“人大该如何加强预算监督”的提问时,吴晓灵表示,“我看到了,无论国务院还是财政部都在尽力推进预算公开,推进预算公开的细化”。

  对于代表审查预算时间较短的问题,吴晓灵表示,她也有同感。为了很好地发挥人大代表审查预算的作用,她建议充分发挥全国人大各个专门委员会的作用。

  吴晓灵说:“全国人大各个专门委员会委员都是人大代表,而且很多人在各个方面都有专长,那么,财政部门在与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研究预算问题时,不妨多听听专门委员会的意见,把他们的意见考虑进去。”

  “还可以充分发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作用。”吴晓灵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定人数175人,现在实有人数173人,这些委员都是来自方方面面的专家,如果在每年12月份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将预算的主要材料让委员们进行审议,提出一些意见来,这样到了3月初全国人代会召开时再让大会、全体人大代表来审议,基础工作会做得更好,民意听取的范围也更大。

  “为了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平稳运行,防止过冷过热、大起大落,在重点问题、重点环节上,多下一点功夫,多花一点时间,是值得的。”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朱文泉代表此前也表示要加强对预算的监督,他建议每年12月份用10天或者半个月的时间,对下一年度的重大财政项目的安排认认真真地进行审议。他主张,12月份是第一次审议,翌年的2月份进行第二次审议,在此基础上再交给3月份的全国人代会审议。(文/庄永廉)

编 辑: 水淼
责 编: 水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