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全国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在沪检查侧记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张钰钗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2025年第14期  浏览字号: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从农贸市场的第一缕晨曦,到夜幕下穿梭的外卖骑手;从田间地头的一把麦穗,到饭店餐桌上蒸腾的热气,食品安全始终萦绕在百姓舌尖与心头。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推进食品安全法正确有效实施,推动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进一步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这是继2009年、2011年和2016年之后,第四次对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7月1日至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洛桑江村率全国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在上海市开展为期3天的执法检查。在沪期间,执法检查组召开座谈会,听取上海市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有关情况的汇报,并赴浦东新区、静安区、普陀区、杨浦区等地,实地检查食品企业、学校、社区食堂、海关冷链场所、外卖网络平台企业等,深入了解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
  从执法检查情况看,上海市食品安全总体状况有序可控、态势稳中向好,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守护了地方食品品牌,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洛桑江村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从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的高度把握食品安全工作,主动防范化解风险,坚决守住食品安全底线,切实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放心。
  7月1日至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在上海进行检查。摄影/刘永炜
  数字赋能,
  建设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
  在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深刻影响社会治理方式的今天,以数字化赋能食品安全治理,是落实食品安全战略、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7月1日下午,检查组来到上海嘉里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一条条食品油灌装生产线正在有序运转。如何让每一桶食用油都拥有自己的“身份证”,让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我们建立了仓储管理系统和产品追溯系统,一方面提升库存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实现全流程、全区域的产品信息监管,保证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可追溯、可认证、可召回。”当地负责人向检查组介绍。
  2015年,《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施行,对粮食及其制品、畜产品及其制品、蔬菜、水果等十个类别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在上海市行政区域内生产、流通以及餐饮服务环节实施信息追溯管理。
  办法明确,追溯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履行相应的信息追溯义务,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清晰透明的追溯信息有助于消除消费者的安全顾虑,也加强了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能力。”
  2023年,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出台《上海市推进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工作行动方案(2023—2025)》,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精细化治理水平。
  “随申办”是上海一网通办移动端政务服务平台。上海市民王先生向记者展示,在手机点开“随申办”小程序使用食品安全信息追溯服务,就可以通过搜索产品名称、品名、条形码等查询详细的溯源信息,了解产品的来源、生产日期以及批次。“食品信息一键可查,我们吃得更安心、更放心!”
  据了解,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牵头优化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推进各环节信息追溯及“二维码”赋码工作。指导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实施“一罐一码”,追溯信息全部对接本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与工信部食品工业企业质量安全追溯平台。
  目前,上海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单位已实现全覆盖,信息上传率100%,建立食品生产企业全生命周期档案,市民食品安全状况总体满意度91.5分,实现稳步提升。
  加强新业态食品监管,
  回应群众普遍关切
  随着跨境电商、网络订餐、生鲜配送等行业快速发展,共享餐厅、共享厨房、社区团购等新模式不断涌现,这些新业态的兴起,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新的要求。
  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二条明确,“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发现入网食品经营者有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发现严重违法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
  “外卖商家的资质你们怎么审核?”“通过哪些方式加强平台监管?”“最近一个月收到多少关于食品安全的投诉反馈?”7月2日,在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饿了么),检查组发问。
  7月1日至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在上海进行检查。摄影/刘永炜
  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饿了么自主开发了“饿安食”和“全息盾”系统,用最新的AI智能识别技术和人工复核相结合的方式,严格查验商家资质的真实性。同时,发起“骑手随手拍”项目,鼓励骑手在取送餐过程中随手拍摄发现的问题并进行信息反馈,比如餐饮门店脏乱差、实际经营地址和证照地址不符合等。
  打开饿了么APP的界面,可以看到首页显著位置上线了“明厨亮灶”专区,消费者可以点击查看商家后厨操作间的图片。这些商家也会因此得到平台的硬件补贴和流量扶持。
  上海市积极推进“明厨亮灶”工程,全市公共餐饮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完成率超过60%,越来越多的商家将后厨向消费者“亮”出来。
  近年来,预制菜产品大规模涌入市场,如何加强对预制菜的监管力度,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普遍关切,也是检查组十分关注的问题。
  “很多消费者都想弄明白——什么是预制菜?我点一份外卖怎么知道是不是预制菜?”参加此次执法检查的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告诉记者。
  2023年1月,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上海市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查方案》,方案明确预制菜是指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调味料或食品添加剂等配料,经调制等预处理、熟制或不熟制、包装等工艺制成的,方便消费者或食品生产经营者烹饪或即食的预包装菜肴。
  “建议进一步明确预制菜的准入门槛、运输要求、分类标准等,强化预制菜供应链安全监管力度,提高预制菜的透明度,外卖餐厅等如果使用预制菜要有相关标记使客户知情。”吴焕淦说。
  坚持共治共享,
  形成治理合力
  “大家好,我是来自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的家委会成员,这次座谈会为我们家长与有关部门的直接沟通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7月2日上午,在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座谈会上,学生家长顾博凯向检查组介绍了学校食堂陪餐制度落实、考察配餐公司等情况。“孩子们吃得开心、吃得饱、吃得安全,我们家长是认可和放心的。”
  “你们家长现身说法,最能展现真实情况,你们关注的问题我们也都非常关注。”检查组成员回应道。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上海严格落实陪餐制度,学校相关负责人须到食堂或用餐现场陪餐,对食品口味、质量等进行评价,做好陪餐记录,并建立家长轮流陪餐制度。
  “A餐:蒜香骨、茭白青椒肉片、水油鸡毛菜、米饭、罗宋汤。B餐:萝卜牛肉、茭白青椒肉片、水油鸡毛菜、米饭、罗宋汤。”7月3日上午,在上海市共康中学的食堂,检查组在餐品公示小黑板前驻足。
  上海全市1600余所中小学全面实施AB餐,坚持“安全、美味、营养”导向,每日午餐至少提供2种不同类别套餐,通过每日菜谱公示及学生、家长评价反馈等举措,搜集反馈意见,优化营养搭配,定期更新丰富菜品种类,满足学生多样化口味需求。
  食品安全涉及种植、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需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形成治理合力,以多主体参与的治理网络与治理结构保障食品安全。
  7月1日至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在上海进行检查。摄影/刘永炜
  目前,上海建立投诉举报智能分析系统,推行“吹哨人”制度,高风险企业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实现全覆盖。拓宽参与渠道,聘请62名市级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形成由社会监督员、专家导师团、市民巡访团、社会志愿团组成的立体监督网络。加强宣传教育,建成504家科普站,开展“你点我检”等活动,三年举办宣教活动5900余场,覆盖群众435万余人次。
  “通过参与这次执法检查,我深刻感受到国家对于人民健康的关怀以及为此付出的各种努力,各部门在实际操作各个环节上都有落地的应对策略,全社会都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教授黄勇平说,“建议充分发挥饿了么、美团等第三方平台的作用,它们可以通过大数据模型发现问题,对接入平台的商家有一定监督能力,可以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线索支持,共同托举起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幸福’”。
  (转载应当完整、准确,并注明来源和作者信息)
编 辑: 夏红真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