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福州: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李白蕾 李小健

来源: “全国人大”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街坊们的意见我们知道了,长者食堂菜品不够丰富、助老员人手不足等问题,社区马上会‘吹哨’呼叫相关部门来处理,我们这些人大代表也会写成建议,推动工作改进。”
  这一幕发生在今年4月30日,福州市鼓楼区鼓东街道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开展的“提升社区惠民服务品质”主题接待日活动上。
  近年来,福州市鼓楼区把“人大代表接待群众日”、“居民恳谈日”、“民生服务日”等活动结合起来,贯通融合、共商共治,形成“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的良好局面,成为推动人大“双联系”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生动写照。
  2025年4月30日,鼓东街道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举行“代表讲堂”活动,向区人大代表和群众宣传新修改的代表法。摄影/郑艳妮
  融合建室:打造基层治理共同体
  鼓东街道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是一座占地约200平方米的一进砖瓦院落,深嵌在居民住宅楼宇间。这座建筑面积虽不大,承载的功能却十分丰富,既是代表联系群众的重要阵地,又是社区的居民议事厅,还是市民委员的服务窗口。
  院中一方天井也得到充分利用,经常举行“代表讲堂”活动。2025年4月30日举行的“代表讲堂”活动,主题是向区人大代表和群众宣传新修改的代表法。
  “市人大常委会要求全市173个乡镇(街道)都设立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方便就地就近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开展活动。”鼓楼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唐冬梅介绍,工作推进中,基层反映其他方面也有类似的阵地建设要求。
  “‘双联系’工作与基层党建、基层群众自治工作有很大交集,都是为了联系和服务人民群众;都是为了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区人大及时向区委报告,经研究决定,把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同基层党建、基层群众自治平台融合建设。”鼓楼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波说。
  以鼓东街道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为例,启用3年来,已接待群众2700多人次,成为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的重要支点。
  高效协商:把群众所想所盼办实办好
  “去年4月,我在活动室向宁鸿蔚代表反映小区排污管道堵塞外溢问题,人大和社区一起组织协商,用3天时间就解决了。”鼓东街道鼓东小区的陈大姐说。
  陈大姐告诉记者,她居住的小区建于20世纪90年代,没有公共维修资金。管道堵塞后,谁来出钱成了争执不下的问题,迟迟没有着落。“宁代表了解情况后,马上联系人大和社区出面,组织物业、居民代表和维修公司共同协商。最终,由居民和物业共同出资3000元施工修理,解决了大伙的燃眉之急!”
  不仅仅是群众家门口的小事,这里还办成了关乎全市人民福祉的大事。福州市人大代表薛爱国也是鼓东街道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的常客,他在这里了解到群众对遛狗不拴绳问题反映强烈,于是提出议案,推动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福州市城市养犬管理条例,让全市人民的出行安全更有保障。
  还是在这间活动室里,居民陈元春提出的保护福州摩崖石刻建议,传到了人大代表耳中,促成47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立法议案,制定出台福州市摩崖石刻保护规定。3年来,这间活动室收集到群众诉求265件,超过九成都得到妥善解决。
  制度赋能:让民主之花结出硕果
  鼓楼区的探索与创新,是福州市因地制宜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一个典型案例。近年来,福州市人大常委会鼓励基层先行先试,及时把成功经验固化为制度,在全市层面推广。
  “我们运用系统观念加强‘双联系’工作,着力推动‘两个融合’。”福州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副主任谢晓妹说,一方面是载体的融合,把各级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整合起来,并积极与其他基层治理平台联动,打造一站式、全覆盖的民主实践载体。“我们已经打造了福州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这是一个样板,以后全市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都将完善提升。”
  另一方面是社情民意办理渠道的融合,建立快转快办机制。“代表反映的民意,既转化为代表建议,也通过人大协商渠道直接转办交办,联合各方面的力量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推动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落实到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
  (转载应当完整、准确,并注明来源和作者信息)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刘静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