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傅国涛:代表履职也需要“工匠精神”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王晓琳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2024年第23期  浏览字号:
  傅国涛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船舶集团首席技师、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加工中心特级技师
  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厂区里,一排排香樟树傲然挺立。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首席技师、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加工中心特级技师傅国涛,一身蓝色工装挺拔利落。“这台是大型的卧式加工中心,主要用于生产船用发动机的重要零部件产品……”走进生产车间,介绍起各机械加工工种和设备,他言语间满是自豪和热爱,透露着如香樟树般旺盛的生命力。
傅国涛代表为加工船用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零件准备刀具。(代表供图)
  “不产一件废品”的技术追求
  傅国涛从小跟着父母在工厂长大,耳濡目染,对机械加工有着浓厚兴趣。从技校毕业后,他进入重庆红江,成为一名技术工人,一干就是35年。“能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是一种幸福。”傅国涛说。
  “有灵性,能吃苦,做事风风火火,身上最不缺乏的就是干劲与活力。”这是老师傅眼中的徒弟“小傅”。进厂后,傅国涛总是随身携带着笔记本,记录下每天加工产品的型号、机加参数和提高工效的方法等。随着笔记本越摞越厚,并逐步由纸质笔记本换成电子词典、电脑,傅国涛也从车工、铣工、镗工再到加工中心操作工,能熟练操作各类机械加工机床。机械加工行业工作强度大、技术要求高,傅国涛几乎每天都要加班。他笑着说,自己做梦都是在工作,经常被梦到“干出废品”吓醒。
  功夫不负有心人,傅国涛逐渐成长为厂里的技术骨干。多年深耕,他练就了一手改磨刀具的“绝活”,成功改磨了钻头、丝锥等10余种刀具,突破普通刀具的加工极限,既提高了加工产品的精度,又可替代价格昂贵的进口刀具降本增效。经他改磨的麻花钻,可以在蛋壳上钻孔而保持蛋膜不破。“这考验的是刀具的刃磨技术与切削进给量的精准控制度。”
傅国涛代表为团队成员讲解高精度深孔加工方法。(代表供图)
  现在厂里各车间一出现“疑难杂症”,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让国涛来看看”。近年来,他解决公司各车间出现的机加难题200余项,改进加工工艺提高工效40余项。傅国涛及其带领的团队还参与解决了船用低速机部套复杂型腔、高压密封面加工等多项“卡脖子”的技术难题,推动实现多个重点项目关键部件国产化。
  在傅国涛眼里,机械加工产品犹如一件件“钢铁艺术品”。他说,自己从业以来从未产出一件废品,以后也将继续秉持这一追求。
  “独木难成林”,这是傅国涛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18年,傅国涛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他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导师带徒、培训讲座等方式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一线工人。傅国涛还积极走出去交流分享经验、进行技术指导,受聘在高职院校授课等,推动技艺传承。“个人力量毕竟有限,必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让更多人掌握先进加工技术,才能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傅国涛代表通过培训讲座等方式积极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分享给一线技术工人。(代表供图)
  代表履职也要“精益求精”
  “一件事情只要沉心静气做到极致,再难的事情它也不是难事。”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傅国涛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凭着一直以来不服输、爱钻研的劲儿,他很快就适应了这一新“身份”,将“工匠精神”融入代表履职,努力让履职工作也做到精益求精。
  为了提高履职能力,傅国涛认真学习履职技能和各类专业知识。他还积极到高职院校、企事业单位等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两会”精神、工匠精神等,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
  傅国涛通过设在法院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特点优势,积极参与有关调研、监督活动和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他说:“通过法院的代表联络站参与社会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情民意,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这是重庆法院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有益探索,也是我履职的重要方面。”
傅国涛代表。(代表供图)
  为一线技术工人鼓与呼
  “我是从一线技术工人中走出来的代表,要更多为基层工人发声”,这是傅国涛始终牢记的使命。
  为广泛倾听工友们心声,了解他们对职业发展、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傅国涛深入工厂车间和生产一线,通过对在渝10余家机械加工企业、5000余名技能从业人员情况进行调研,形成了详实的数据。他发现,基层技能人员从业队伍呈上小下大的“梨”形结构,年龄结构偏向老化。2023年全国人代会期间,傅国涛提交了“关于加快青年技能人员培养,落实‘技能中国行动’的建议”,提出通过转变择业观念、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培养提拔等扩大青年技能人员占比,优化技能人才队伍结构。
  让傅国涛欣喜的是,这一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列为了重点督办建议。2023年7月,在参加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的全国人大重点督办建议办理工作座谈会时,傅国涛进一步提出,技能队伍的建设任重而道远,应稳住广大基层技能人员这个庞大的基座。“提高基层技能人员待遇是有效途径之一。应制定技能人员看得见、摸得到、够得着的制度与待遇,让他们有稳步前行的目标。”
  傅国涛说,从业30多年来,他见证了加工设备从手摇机床到半自动的改造,再到全自动数控机床、世界先进的五轴柔性生产线这一步步的转型升级。如今更高精度的产品加工需求和更智能化的设备给一线技能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实干兴邦,技能报国,为建设制造强国而不懈努力!”
  (转载应当完整、准确,并注明来源和作者信息)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