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情

——记杭州市“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普法志愿者王玲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李小健 冯 添 宫宜希

来源: “全国人大”微信公众号  浏览字号:
  导读
  2016年12月4日,在第三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建成开放。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设立“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对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具有重要意义。
  精彩呈“宪”,与“法”同行。美丽的西子湖畔,有这样一位志愿者,她身着红马甲,退休后连续8年参与宪法宣传教育,把宪法故事讲得“声入人心”。她就是杭州市“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普法志愿者王玲。
  2024年8月28日下午,赵乐际委员长在浙江调研,专程来到“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了解我国宪法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同王玲等志愿者互动交流,对他们的宪法宣传志愿服务给予点赞和肯定。
  初秋,杭州西子湖畔,山水相映,浓荫叠翠,如诗如画。来到北山街84号大院30号楼,拾阶而上,一幢灰色的平房和一幢二层小楼静静伫立,参观者络绎不绝。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普法志愿者王玲向青少年讲解宪法历史。摄影/宫宜希
  “欢迎大家来到‘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北山街馆区,这里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地。70年前,也就是1953年12月28日至1954年3月14日,毛主席率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在这里度过77个日夜,起草了宪法草案初稿,又被称作‘西湖稿’。”展厅中,王玲热情地向大家讲解。
  今年59岁的王玲,在退休后连续8年参与宪法宣传教育志愿服务,是“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的第一批志愿者。这些年来,她退休不褪色,继续发光发热,同其他志愿者一起无私奉献,主动为参观者讲解宪法历史、讲述宪法故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情。
  “我想用自己微小的力量,为宪法宣传多做点事。”忙完一天讲解,2024年8月28日晚上,王玲接受《中国人大》全媒体专访时深情地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讲解宪法、宣传宪法,这个事情很有意义。我会一直坚持下去,把宪法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更多人了解宪法、关注宪法、尊崇宪法、维护宪法。”
  杭州“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北山街馆区。(陈列馆供图)
  “能够为国家宪法宣传
  出一份力,是一件特别
  光荣的事情”
  身穿红色志愿者马甲,佩戴一副深色框架眼镜,王玲讲起宪法历史来,绘声绘色。
  “大家请看,序厅这面墙上镌刻的,是毛主席当年在来杭州的火车上,对随行人员说的一段话:‘治国,须有一部大法。我们这次去杭州,就是为了能集中精力做好这件立国安邦的大事。’从此,一座城市和一部大法结下了不解之缘。”
  每个开馆日,王玲一大早就从家里出发,乘坐一个小时公交车到馆里,开始讲解工作,风雨无阻。她对自己做志愿服务的要求,和对做好工作一样认真,甚至更加严格。8年来,她在陈列馆志愿讲解2000多场,服务观众超过40000人次。
  王玲是杭州本地人,从小受到父亲言传身教的影响,一直热心公益事业,时常参加志愿服务。帮助别人、服务大家是她最大的乐趣。2015年,她从医院退休后,在家人的支持下,全身心投入到志愿者行列。杭州市青少年宫、浙江省档案馆、杭州市博物馆、京杭大运河博物馆、苏东坡纪念馆,都曾留下她志愿服务的足迹,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志愿者妈妈”。
  杭州市小学生志愿者王鑫送给王玲的绘画作品——“我心中的榜样”。(陈列馆供图)
  2016年12月4日,在第三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建成开放。
  随后不久,陈列馆招募志愿者。王玲是第一批报名的,“能够为国家宪法宣传出一份力,是一件特别光荣的事情”。
  “一开始我不敢报名讲解岗位,当时觉得宪法是高高在上的,怕自己讲不好。后来看到报名讲解岗位的人很少,我自己是一名党员,人退了,但我的精神还是不能退,就努力地去适应,尽快地进入到讲解员的角色。”王玲说。
  为做好宪法宣传讲解,王玲每天熟读讲解词,在家里、公交车上、西湖边,她随时随地、持续不断地练习,将数千字的讲解内容熟记于心;请其他志愿者来当观众,她在展厅里反复演练,一遍又一遍打磨细节;看到来访参观的,她主动上前询问是否需要讲解。
  “毛主席工作起来精力非常集中,思考、研究问题经常到忘我的地步,往往一干就是一个通宵。午饭在夜里,晚饭在早晨。为便于主席休息,他的办公室旁边还有一间休息室。”
  “‘五四宪法’公布后,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很多人给孩子起名叫‘宪法’,一时间‘李宪法’、‘王宪法’等名字遍及大江南北。”
  一次又一次的练习,王玲从紧张打磕绊,到面对观众娓娓道来、声情并茂,用一个个生动事例把宪法的历史讲得引人入胜。
  “最高兴的是,
  听到大家说陈列馆没有白来!”
  8年的日复一日,8年的坚持不懈,在这座756平方米的陈列馆里,王玲熟悉每一件展品、每一个角落、每一处细节。
  从毛泽东主席研究参阅的各国宪法,到宪法起草组开会用的会议桌,再到京杭两地关于宪法草案讨论修改的电报信件,每到一处展品前,王玲用带着“画面感”的讲述,还原当年的历史场景,让参观者回到那段激情澎湃的岁月。
  为了让讲解内容富有吸引力,王玲特别注重增加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和细节。她向记者举例,1954年6月14日,宪法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一场史无前例的全民大讨论就此展开。全国共有1.5亿多人参加讨论,两个多月共收集整理了118万多条意见,几乎涉及宪法草案的每一个条款。
  “其实,当时我国正处于汛期,不少地方遭遇特大洪灾。洪水冲坏了公路、铁路,宪法讨论意见便用油纸包裹好,通过飞机空运到北京来。”王玲说。
  面对不同的观众,王玲会采取不同的讲解“策略”,达到听得懂、记得住的效果。
  “请小朋友们伸出右手,我们翻翻手掌,正面五个指头,背面五个指头,大家就记住,现行‘八二宪法’是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我等一下还会考考大家。”给小学生讲解时,王玲优先采取互动的方法,加深孩子们对于重要历史节点的记忆,努力把宏观的概念变成具体可感的细节。
  比如,讲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时,她就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我们的宪法像是一棵大树的根,其他法律法规就像是树干和枝叶。”讲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时,她就结合孩子们的学习说:“宪法保障了大家接受教育的权利。小朋友们遵守宪法,要从每天好好学习开始,履行自己的义务。”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普法志愿者王玲为西藏那曲小学的同学们讲解宪法历史。(陈列馆供图)
  通过她的生动讲述,许多来馆参观的小朋友,都能记住“西湖稿”起草的天数,记住现行宪法历次修改的时间。也许,大家还不能完全理解,但在心里对宪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面对前来研学的大学生,王玲会和大家进行互相讨论式的讲解,并给大家每人发一本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红色烫金封面的小册子,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分量,唤起同学们的浓厚兴趣。向老年人群体讲解时,她会着重介绍历史细节,让大家对着宪法起草委员会成员的照片一一辨认,共同回忆当年的人和事。当遇到法律工作者或者法学专家,她会主动与对方探讨交流,就如何完善、如何提高自己的讲解,请他们批评指点。
  王玲很有感触地说,每次讲解都是一次再思考、再学习的过程,会有新的理解、新的收获,下次再讲的时候就能讲得更准确、更丰满。
  而多年的志愿讲解,王玲不辞辛苦,不计得失,从未想过获取任何报酬。有的参观者为她的讲解点赞,甚至主动向她支付酬劳,均被婉言谢绝。
  “最高兴的是,听到大家说陈列馆没有白来!”王玲说。
  “志愿者对宪法感兴趣,
  才能将宪法故事讲得更好”
  “如果没有王玲老师,我不会成为陈列馆的一名普法志愿者。”年过六旬的邹红卫退休前是杭州市口腔医院的医生,谈及宪法宣传讲解,她依旧神采奕奕。
  刚开始,邹红卫担心适应不了讲解工作。但王玲不仅给予鼓励,还手把手地教。“王玲老师说讲解过程中要和观众有互动,包括眼神互动、问答互动,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我现在成了独当一面的志愿讲解员,内心既高兴又感激。”
  邹红卫告诉记者,以前包括她在内的很多杭州当地人都不知道“五四宪法”是在这里起草的。“因此,推动宪法宣传教育走进社区、走进课堂,十分必要。”
  每次讲解结束,邹红卫经常获得参观者的好评,她总是回答说:“我跟你们一样,都是到这里来学习的,希望你们也能向身边人普及宣传宪法知识。”
  受到王玲影响而从事志愿讲解的人不在少数。在王玲鼓励带动下,范明芳克服内向紧张的情绪,成为备受欢迎的讲解员。“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规定了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人生幸福提供了保障。宪法,其实就在每个人的身边。”范明芳感慨。
  律师杨国勇也是陈列馆的一名普法志愿者。他说:“志愿讲解让我深刻了解到国家制定宪法的种种艰辛不易,更加坚定向观众普及好宪法法律知识的决心,营造学习宪法、尊崇宪法的良好氛围。”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现有各类志愿者350余人,每年为观众提供讲解3000余场。图为王玲(左三)和志愿者服务队成员在“学宪法讲宪法”暑期研学活动中合影。(陈列馆供图)
  一座红色场所,一段浓缩历史,一份精神传承。
  “志愿者对宪法感兴趣,才能将宪法故事讲得更好。”正是有了像王玲一样的众多志愿者,陈列馆的宪法宣传得以有效开展,宪法知识得以广泛普及,宪法精神得以传承弘扬。
  王玲告诉记者,她希望有更多人参与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共同做好宪法宣传教育,推动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志愿服务工作,是我们陈列馆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馆长王永翔说,陈列馆现有各类志愿者350余人,每年为观众提供讲解3000余场。截至7月底,陈列馆已累计接待中外观众超过235万人次,成为宪法宣传教育的一张“金名片”。
  “让宪法精神在更多人心中
  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陈列馆门前,总是传来阵阵庄严的宣誓声。
  嵌着国旗的宪法宣誓墙上,镌刻着金色的誓词,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暑假期间,许多游客前来参观,都会在这面墙前举起右手,体验宪法宣誓,感受法治教育。
  王玲明显地感受到,近年来大家对宪法的认识理解日益增强了。在陈列馆为观众开设的微信群里,一有研学活动报名信息发布,就被“秒抢”一空。
  前几天,王玲热情接待了9名从河南远道而来的大学生,耐心而又生动的讲解,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涂恬静是河南工业大学2023级法学院的学生,这是她第一次来到陈列馆参观学习。“王玲老师的讲解,仿佛在时间长河中穿行的向导,将‘五四宪法’从起草、讨论、通过到实施的全过程娓娓道来,让我们深刻认识了宪法的内容、意义和作用。”涂恬静说,“王玲老师不仅讲历史,更将宪法精神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让我深感宪法不仅是文字,更是承载着国家未来与人民期望的温暖篇章。”
  “聆听王玲老师的讲解后,我更加理解了法治精神对于国家、社会的深远影响,更加坚定了从事法律职业的理想信念。”河南工业大学2023级法学院学生刘源说,“五四宪法”不仅是新中国法治建设的起点,更是一种精神财富,激励着每一个法律专业学子接续传承发扬法治精神。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正是许多观众通过宪法宣传教育增强宪法意识、树立法治信仰的生动缩影。在西子湖畔,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翻开陈列馆的观众留言簿,有观众程生根即兴题诗一首:“绝代伟人毛泽东,七十七夜定乾坤。千秋兴邦有后人,中华无处不春风。”也有住在附近10多年的市民邵文良由衷感慨:“陈列馆资料详尽,历史说服力强,教育作用深远。不管老、中、青年都值得到这里接受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做一个尊崇宪法、遵纪守法的人。”
  2020年11月28日,为迎接第七个国家宪法日,“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和杭州市教育局法规处、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共同举办跟着课本“学宪法讲宪法”专题活动。(陈列馆供图)
  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接地气、入人心的宪法宣传教育,让越来越多的人尊崇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宪法信仰在人们心中深深扎根,宪法实施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五四宪法’的制定已经成为历史,但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伴随着极具穿透力的讲解声,一批又一批参观者在陈列馆里驻足观看,感悟峥嵘岁月的荣光。在这里,志愿者们精彩讲述着宪法故事,也让更多参与者、参观者把宪法故事“讲”到全国各地。
  “看到观众有收获、有触动,我更加感到这项工作是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看着陈列馆里来来往往的参观者,王玲眼神坚定,“尽管我个人力量是微小的,但会尽己所能把一粒粒种子播撒出去,让宪法精神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采访手记
  热情大方、心中有光的王玲,是个闲不下来的人。
  从2015年退休至今,志愿服务成为她退休生活的主旋律,服务总时长超过20000多个小时。当别人有需要,她总是第一个走上前。这抹鲜艳的“志愿红”,同西子湖畔的美景一样,令人发出由衷赞叹。
  乐于助人,源于一种家风的传承。王玲告诉我们,她的父亲是一名人民教师,以前常常资助学生,有时还让一些贫困的同学住到家里来。在父亲的影响下,王玲不仅自己主动参加志愿服务,还带动周围的人热心公益、一起帮助别人。
  王玲向我们展示了一份珍贵的礼物。这是一位杭州小学生志愿者特地为她画的一幅画像,画作上写着“我心中的榜样”。就是这几个字,深深打动着王玲和她的家人。
  讲解宪法时,王玲非常注重与中小学生的互动交流。这些年,她会主动请同学们说说对宪法的理解,有的说宪法像水,无处不在;有的说宪法是树根,法律是树干,地方性法规是树枝;还有的说宪法像母亲、像土地。同学们生动的比喻,是对宪法最初的认识,也是尊重宪法的起点,如涓滴之水,会它千顷澄碧。
  平凡的岗位上,数年如一日地坚守,初心不改,终会凝聚成一道光,照亮自己,感动他人。以王玲为代表的志愿者们胸怀家国、甘于奉献、默默奋斗,必将带动更多人争做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转载应当完整、准确,并注明来源和作者信息) 
编 辑: 张峻铭
责 编: 于浩

相关文章